美文网首页文学共济会读书营二连【读书感悟】
《围城》——愿“尽识庐山真面目,仍喜身在此山中”

《围城》——愿“尽识庐山真面目,仍喜身在此山中”

作者: 庸自扰 | 来源:发表于2020-03-04 10:59 被阅读0次

终身所约,永结为好;琴瑟在御,岁月静好。

这样应该才能称之为美好的婚姻吧。

以这样的状态进入婚姻这座围城,保持这样的状态处在婚姻这座围城。

这是一篇拖欠了许久的读后感想,但是当时读完《围城》这本书的我,确实写不出什么感想来。经过了这些日子,也不敢说就有什么灵感迸发,但是在这段时间里机缘巧合下的发生的事情,让我对于《围城》产生了一点不同于以往的想法,现在就写下来吧。

初读《围城》大约是二十岁的年纪,认为这就是一篇故事而已,并未带入生活经历去思考。再读《围城》已是二十五岁,对于爱情已有了一些个人的经历,看待文学书籍也已会从字里行间中揣度些背后的现实意义。第二遍读完,正值感情生活不甚如意的时候,眼光也狭隘了起来,只觉爱情婚姻满目疮痍。

而后度过了大约一个月苦苦思索的日子,时而想放弃时而想坚持,一直就在这两种状态中摇摆不定,自己也不甚苦恼。时至今日,这两种状态虽也没有变成只剩其中一种,但不同之处在与我已学会了当心里达到其中某一种状态时,留一段时间给自己平静沉淀。不要小看这段时间,于自己于对方,于想要经营好的一段感情,都是大有裨益的。因为自己的头脑一旦发热,必然就会做错事情。

好像偏离了本文中心一点,现在就拉回主题。

本书中从方鸿渐国外求学归国的一艘轮船上说起,当时他邂逅了同样国外回来的鲍小姐和苏文纨。

鲍小姐是一位寻常女子,不是很漂亮也不是很有内涵,甚至貌似对于精神追求也不甚关注,较注重现实生活方面的享受。从她为了出国留学的费用便与一位旁人一看就知是无关于爱情的人订婚,从她明明已经订婚却还是在船上与方鸿渐调情暧昧等轻佻行为便可看出以上我叙述的许多。方鸿渐与其说是一段露水情缘也无不可,只有即时感受,无任何后续结果。

鲍小姐下船后,苏文纨开始主动向方鸿渐伸过来挑逗的橄榄枝。苏文纨是一位货真价实的留学博士,也正因为如此,书中如此描述她——正值青春年华时眼光很高觉得当时没人能够与自己相配,待到顶着博士头衔以后想与异性接触时却又让许多男性望而却步了。苏小姐她就在如此不高不低的尴尬境地里自处着。

其实苏文纨并不喜欢方鸿渐的,只是心中考量着现在一个人寂寞,方鸿渐出过国留过学经历尚可,与人道时能增加自己的虚荣心罢了。女人嘛,总是喜欢追求者甚多,谁不希望自己魅力无限也让人称道艳羡呢?这些从后来苏文纨故意作弄想让方鸿渐与其另一追求者赵辛楣为她争风吃醋,与方鸿渐最终决裂后转头就嫁与他人便可得出以上我说的结论了。

方鸿渐的第三段缘分便是他的真爱唐晓芙了,结局自然是他们无缘在一起的。如若不然也就不会有人觉得《围城》这本书,叙尽婚姻中的鸡零狗碎了。真爱却不可相守,这应该是大多数人的境遇了吧。遇上真爱且得以相守的人,寥寥无几,不得不说这样的人上一辈人生该是积累了多大的福德呢?世间上的情人大多为了这样那样的事情,错过失去,后悔不迭,无可奈何。与方鸿渐一般经历了几段感情生活以后,便失去了一颗情感上的赤子之心,于是变得将就。

据杨绛女士在为《围城》写的这本书的后记中可以看到,钱钟书先生在写就这本书的时候,本身对于唐晓芙这个人物就存在偏爱怜惜之心的,他把她描述得美好、勇敢、赤诚。方鸿渐爱上了这样的唐晓芙,然而他俩的最终分离大概也是源于此。因为唐晓芙最后对方鸿渐说的话是——方先生的过去太丰富了!我爱的人,我要能够占领他整个生命,他在碰见我以前,没有过去,留着空白等待我。

最后方鸿渐经历了让他步入婚姻这座围城的一段感情,也是本书想告诉读者不努力去维护感情,经营婚姻的最终结局。

方鸿渐在去三闾大学任职的旅途中,认识了同去就任的孙柔嘉。我印象很深的一个片段是,当时赵辛楣与方鸿渐在去三闾大学的船上闲聊谈话时,孙柔嘉偷听,赵辛楣从孙小姐的话和动作中判断孙小姐并不单纯,而是在假装柔弱与天真。他用玩笑口吻提醒过方鸿渐,孙小姐这个人不是很真实,不要上当,可他不仅全然没有放在心上,最后还与孙小姐成了婚。

可能两个人初识时都是如此,都想把好的一方面展现给对方,这也是情理之中的事情。但是慢慢相处过程中,如果是真心爱着对方的情侣,是无法将这样的美好保持下去的,谁都有自己的心里诉求需要被对方满足。只有为着某一个目的,才能够无限止地将好脾气,好性格装扮下去。换用我们现时代的事情来举例的话,就好比一个只是想要填补一时寂寞或者想要得到女方身体的男性,在未达目的之前那必然是对你千依百顺,把自己包装隐藏得极好。目的达到后,真实面目则显露无疑。从赵辛楣的角度来看,孙柔嘉大抵也算得上如此吧。

方鸿渐与孙柔嘉的婚后生活,是最让我唏嘘,感触也是最深的。可是我却不能将心底的感受诉诸于文字上,只感觉到了心上泛起的层层涟漪,然后告诉自己以后不能过上这样的婚姻生活。对于如何能够让自己不过上这样鸡零狗碎导致婚姻破裂的生活,我现下却没有具体的方法可做,大约是因为我的人生路途还未走到那个阶段。但我很知道的是在行路至彼时之前首先在心里树立下维护感情,经营婚姻的目标,对于真正到那时候的生活是有利而百无一害的。

在此我只想给大家提个醒,想要看清楚感情是如何在婚姻生活中被消磨殆尽的,那么就来看看《围城》中方鸿渐与孙柔嘉的婚后生活吧。

钱钟书先生所描写的婚姻就是一个经典的反面教材。从这样的反面例子中,你大可以反其道而行之,这样大概你就能找到维护婚姻维持感情的好方法了。

相关文章

  • 《围城》——愿“尽识庐山真面目,仍喜身在此山中”

    终身所约,永结为好;琴瑟在御,岁月静好。 这样应该才能称之为美好的婚姻吧。 以这样的状态进入婚姻这座围城,保持这样...

  • Vera教练实操案例反思1

    “ 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切忌“身”在此山中,这里的意思并不是说自己走到了被教练者描述的情景或事情中,...

  • 寒战

    不识庐山真面目 只缘身在此山中

  • 2022-05-09广州塔

    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 【读书清单】038跃迁(7)

    001 识局 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想要破局,需得先识局。局有多大,在于眼界。站在地球上和在太空中看地球...

  • 2018.06.14 《小窗幽记》陆绍珩

    昔人云:一愿识尽世间好人,二愿读尽世间好书,三愿看尽世间好山水。或曰:尽则安能?但身到处,莫放过耳。 言及“尽”,...

  • 影评分论点积累素材

    荷尽已无擎雨盖,菊残犹有傲霜枝。(宋·苏轼·冬景) 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宋·苏轼·题西林壁) 旧书不厌...

  • 春城无处不飞花,寒食东风御柳斜

    上一章: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读诗目录 寒食 唐代...

  • 谁识庐山真面目

    诗人苏东坡云:“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意思是说明明立在此山中,却偏偏不识此山头。亦是“骑驴找驴”之...

  • ​题西林壁

    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 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不识真面目,只因身在此山中么? 我们所见的,不...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围城》——愿“尽识庐山真面目,仍喜身在此山中”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sfqmlh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