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爱玲曾云:“有人说过‘三大恨事’是‘一恨鲥魚多刺,二恨海棠无香’,第三件不记得了,也许因为我下意识的觉得应当是‘三恨红楼梦未完’。”
张爱玲因魚中极品美味不能尽情享受,就指向性极强且恨意盎然地将“鲥鱼多刺”列为人生三大恨事之首。笔者则有刺均恨,不论何魚,一网打尽,过犹不及。
在此,并不是笔者奉承名人,有意扩大化地为其张目。
笔者在家中是长子长孙,长辈们生怕魚刺凶猛,故幼时不大怎么让我吃魚。长此以往的关爱有加之下,造就了我态度上对吃魚兴致缺缺,能力上技艺平平。是以,吃魚于笔者而言,是一件费力不讨好的事情,可用乌龟吃大麦来形容!
嘻,为魚之刺而纠结,虽不失食客本性,但终是凡夫俗子的口腹之欲,而不是心智之养!
中国人素来爱魚,在几千年的历史发展过程中,魚和中国传统文化相伴相生,形成了生机勃勃的魚文化。魚的这一艺术形象,也成为具有中国传统文化的视觉象征符号。
比如古代药铺招幌要挂魚,寓意“愈”;古人钥匙和锁要制成魚形,取魚永不瞑目的习性来辟邪镇宅;古代房屋山墙“悬魚”,释义“如魚得水”,进而“以水克火”,祈盼防火消灾……此外,古人还将魚和雁作为情感传递的载体,以至于“频年魚雁绝,使我泪长垂”!
而中国的古圣先贤们,也大多对魚情有独钟。孔子将自己的儿子命名为“鲤”,望子成龙;孟子声称:“魚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劝世人舍生取义;庄子著作的首篇,即《逍遥游》首句为“北溟有魚,其名为鲲”,冀鹏程万里,壮志凌云!
噫,对魚的态度,戏剧性地透露出人生的百态。
“西塞山前白鹭飞,桃花流水鳜魚肥。青箬笠,绿蓑衣,斜风细雨不须归。”
这首《渔歌子·西塞山前白鹭飞》是唐代诗人张志和的一首词,悠然自得地寄托了古代文人居江湖之远时,安身立命的高远冲澹之情。但究竟是“万顷波中得自由”,还是垂涎“鳜魚肥”,才“不须归”?似乎不必分得太清楚。
其实,江湖中的魚仍背负着庙堂。两者之间“剪不断理还乱”的关系,在老子《道德经》第六十章之“治大国,若烹小鲜”这句话中淋漓尽致地进行了诠释。 即“烹小鲜不可扰,治大国不可烦。烦则人劳,扰则鱼溃。”
呜呼,魚在江湖,身不由己。一条有着家国情怀的魚,正“魚”视眈眈孜孜不倦地激励芸芸仕子们,“达则兼济天下,穷则独善其身”!
2021年8月28日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