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热播的《山花烂漫时》广受赞誉,好评不断。很多观众都说,家里有正在上学的娃,都应该带去看看这部剧。我并无此打算,以往各种励志的电影热播时,除非我家娃感兴趣,否则我从来不为了“教育他”而特地带他去看。因为我觉得“几乎没用”——用“几乎”这个词是纯属考虑到不要把话说死了,毕竟身边有很多朋友带着娃去看,可能也有收获颇多的。反正我曾闲聊时跟娃说起过,“***的妈妈带他去看啥啥电影了,听说挺不错的。”对此我家娃的反应是“***肯定是被逼去看的,他肯定觉得不如在家打游戏。”好吧,事实也的确如此。
看到一篇公众号文章。孩子,对你来说,“求学”二字,或许很不可思议。你每天面临的,更多的是“逼学”。可你不知道,山里的那些孩子为了读书,需要付出多大的努力。华坪女高的条件很差,学校里没有厕所,没有食堂。孩子们要上厕所,只能摸黑到隔壁学校。吃饭时,也只能跟别的学校共用一个食堂,去晚了连饭都没得吃。为了不饿肚子,她们只能更早起床,争分夺秒地去打饭吃。所以,孩子,当你在抱怨教室无聊时,有些孩子做梦都在想有一个能够遮风避雨的教室。当你嫌弃学校饭菜难吃的时候,有些孩子还在回味几个月前吃到的肉是什么味道。当你在抱怨读书枯燥时,有些孩子正在捡废品打零工积攒读书的学费。别人拼尽全力才能得到的东西,对你来说却毫不费力。去切实了解一下那些山区的同龄人,你就会明白,学习虽然枯燥,但是比起现实的残酷,显得太过轻松。
说实话看完我很心疼那些为了能够读上书而拼尽全力的孩子们。也会感慨,现在的生活已经比很多人都好,完全没有脸去为了一些鸡毛蒜皮的小事糟心。然而,这只是我的感慨,而且这个感慨也许并不能持续太久,可能明天,或者后天,我又会在遇到鸡毛蒜皮的小事时糟心。
那么我家娃呢,他可能看都不会看一眼这篇文章,即便我说给他听了,他多半也无法感同身受,更不用说激发他“从此发愤图强”的决心了。因为他从小的生活环境让他觉得这一切都是理所应当的,不要说什么不缺吃不缺穿,人家从小只觉得吃的东西太多,无从选择,玩的东西太多,玩不过来。他们会说“我缺的是时间,上学时间太长,作业太多,游戏没时间玩够”。
我没法要求他看一部剧就能“珍惜今天的美好生活”,毕竟他这十几年的生存环境并不是一部剧就能让他幡然醒悟。所以自9月份开学,我对自己提出了“狠下心不拦着他撞南墙”的要求。
比如今天我看着他带着手机进房间写作业,我选择了闭嘴。哪怕上个周末他这么做了过后导致作业做到很晚,自己也反省说“下次写作业时不能带着手机”,但今天要不就是忘了上周的反省,要不就是受不住手机的诱惑,反正就是“教训还不够狠”。我可以要求他今天把手机放下,但是下周呢,下下周呢。也许十一过后的月考会给他当头一棒——如果敲的足够狠的话。
有些坑就得踩,有些南墙就得撞一撞,别人说再多,自己没痛过都不够深刻。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