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的混沌,首先来自眼睛的混沌。因为就是看一个10米左右的大屏幕,那些图像和文字都是模模糊糊一大片。需要将眼镜往鼻梁上扶一下,再定神,才能看清它们。
当然,其实是因为思想的混沌。
虽然,在新网师的学习,已经开启了每日打卡模式(开启这个其实很难,但真正的突破其实很少)。我发现我还是会陷入之前的打卡方式:抄一段,写感悟,抄一段,写感悟。现在,我在有意识避开这个模式,而是每次的阅读聚焦一个知识点,每次力图用书上的原话来证实这个知识点的一些方面,偶尔加进自己的实践所思。但那所思,都是极其表层化和片面化。
新网师课,又要开始写两周一次的作业。这次的作业,虽然导师说较为简单,但我却找不到兴奋点。将书翻来覆去的看,依然没有眉目。就像每次看到一树透黄的银杏叶,除了生发出“好美”的感受外,再也找不到别的词汇来表达当下的感受。没有兴奋点和突破点的阅读和写作,都有些干瘪。
昨日和宁步行回家,我们都聊到了新网师课程对我们的影响。对于我们这种理论“干瘪”的人来说,用新网师的专业阅读和专业写作来促进自己,虽然每次写作业都是痛苦的,但是每次都需要在痛苦之后交出自己的作业,就这一点来说,已经是很大进步。
最近的混沌,其实还表现在课堂上。
今天上午,因为要去开会,所以调换了课,将第一节数学课换成了体育课。中午回到学校,一个好心的孩子告诉我:“老师,我给你说件事,你会伤心的。”我说:“什么事呢?”她说:“因为数学课换成了体育课,同学们都说‘耶’,都在欢呼。”我说:“哦,我不伤心,因为是我,我也会欢呼啊。”上课的时候,我对全体孩子表达了我的想法。只是我会加一个“不过”。我说:“不过啊,我知道,还是有很多孩子想用数学来提升自己的才华,证实自己的聪明。”我看到很多孩子点头。我又说:“数学健脑,体育健身,一点都不冲突,很好啊!”说完这句话,我发现我自己变得很“油”,不可救药的“油”。
这些“混沌”当中,还有对学生的引导。和一些孩子生气的时候,会忍不住大声吼他们。这些吼声中,对一个人起了很明显的作用。有些孩子还是需要“暴力沟通”的,因为他要老在位置上表达他的情绪,影响全班同学。我走到他身边,将他拎起来,让他站到教室后面去,他应该被我这样的教育方式吓住了,因为之前我都是好言相劝,耐心提醒,所以他也就安静了,这样教室也就相对安静了很多。而有些顽皮的孩子,不能敬畏团体生活规则,还是只能一遍一遍的提醒。
不过,偶尔也有上课舒心的时候。两位年轻的妹妹来听课,听得心花怒放,她们被我的课堂评价语吸引。比如,学生有不同方法时,我说“条条大路通罗马”;当学生说出一种方法,其他孩子都在“哦”的时候,我说”一语惊醒梦中人“;当学生说”我不会“的时候,我说”知道自己不会才是学会的前提“……我希望我的课堂上,流淌的不仅是数学的理性,也有对生活的感性。
最近为何这般混沌?是因为电视剧看多了,影响了自己的思考吗?或许是吧。
一不小心,回到了自己的舒适区,躺平了。
还是换个姿势吧!由混沌走向澄明。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