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上午上了新教材《主动运输与胞吞胞吐》的学校级别公开课,从教学目标的达成,到教学环节的设计及衔接,再到时间的把握,这是我觉得比较满意的一节课。同事也给予自己很高的评价,例如目标展示在黑板上帮助学生明确本节课任务,要求学生明确指出要点出现在课本的位置,回顾自己准备这节课到上课的过程,真的没有问题吗?
教学目标的设计上,我只关注知识方面,核心素养渗透了两个方面,但是挖掘的很浅,教学方法依然很传统:阅读教材自学,提问思考,讲解,动画也没有准备妥当,探究意识仅仅萌芽,重难点如何突破,凸显的也不是很明确,最重要的是新课改的意识尚在酝酿,对新课改的理念及实操没有一点把握,正处于迷茫无从下手的阶段,上课期间,学生思维启动多少怎么判断我依然一头雾水,也记得中间发现有个学生打起瞌睡,原因是什么呢?如果为了考试,这节课的习题训练够吗?如果联系生活,如何插入实例而不唐突?
上这节课前,我在另一班上了一遍,虽然没有多媒体,思路类似,那节课效果特别差,如果不是学生优秀,我都不知道如何继续。因此,课前,我又重新设计每一张幻灯片的用词,张张幻灯片的过渡用语,并且背熟,这有效保证了教学环节的紧凑流畅,以后对于每节课都继续这种操作。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