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在3班和4班都上了交通运输这块的内容。反响自然是不一样的。
首先4班读书的感觉给我的就是不怎么积极。整个班的声音特别小。积极性不高,是内容上太简单了还是我没有把这个讲清楚呢?
对比3班,在4班讲完了之后,采用更贴近他们的方式,举出了一个实例。从我们这里坐高铁和坐大巴的差别。一目了然。
然后提问主要关注后面那一块的学生,有简单的识别以及上来玩游戏体验的就点最后几排的学生,有些同学其实也没有那么差,在玩游戏的过程中,能有真实体验感。我想这个也是能够让他们参与到课堂中最快最有效的方式了。
然后总结类的,需要进行一些深度思考类的题目,就是可以让前面学习成绩好一点的同学来回答。这样对于他们会更合适。
课前提问可以抽查成绩中等的学生,可以多抽查几个,他们的掌握情况,反映了绝大多数同学的情况。
所以,希望这样可以让每种层次的学生都能够参与到我的课堂中。
周末作业就是1课时内容。量不算很多。不管有多少人不做,重心还是放在那些做的人身上。布置了,他们总会做的。
另外,有关班级管理和学生沟通的书籍需要多看多了解。毕竟,研究好心理才能更好地对症下药。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