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我开始阅读闫存林老师著的《语文学习任务设计》一书的1——7页,在这部分内容中,我有以下两方面的收获。
一、教是为了不教
“教是为了不教”是叶圣陶先生的论述,在这里李希贵老师把它作为序言中的一个观点来评价闫存林老师的教学理念。真理永远都是常新的,我在读师范的时候,老师就一再给我们强调这句话的重要性。在我工作的前13年中,我所在的学校也一直在践行这个理念,把学校三流的生源,三流的教师师资力量,教出了全市一流的学生出口,我在回顾这一段教学经历的时候,我现在才发现,当时的校长从制度上保证了“教是不教”的理念的全面贯彻。所谓英雄所见略同,掌握真理和运用真理的人,往往都能够得到上天的眷顾,本书的作者闫存林老师也是这样一位践行“教是不教”理念的人,值得敬佩学习。
二、一份课堂教学评价量规
本书的开头非常巧妙,作者从一份大家最为常见的课堂教学评价量规谈起,分析了量表背后究竟在关注什么?那就是这些量表一直都在关注老师的教学,而很少关注学生的学习,这一下就抓住了当下的弊病。
接下来作者就分析了“被学习”可能会导致的几种结果。
1.很多时候,学生并不知道学习最终要走向哪里,或者说学习的结果究竟是什么。
2.因为不知道要走向哪里,所以学生对教师的依赖性就非常大。
3.教师与学生均会渐渐进入舒适区。
4.学生在未来的社会中,将欠缺强大的学习力。
5.因为总是依赖教师,所以学生不会规划自己的学习,乃至不会规划自己的人生。
有了这五点分析,作者自然的就引出以教为中心转向以学为中心的论述,前后照应,浑然一体。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