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教学资源读书每天写1000字
学习任务群视角下小学语文思辨性阅读的教学视角与策略

学习任务群视角下小学语文思辨性阅读的教学视角与策略

作者: 泥步修行A | 来源:发表于2023-02-08 18:05 被阅读0次

学习任务群视角下小学语文思辨性阅读的教学视角与策略

摘要:学习任务群是新课标的关键词,为教师开展语文阅读教学指明了方向。对于不同学段的学生,都要进行思辨性阅读教学,这对于学生阅读能力的提升以及思维能力的发展都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学习任务群;小学语文;思辨性阅读;教学策略

根据2022年新颁布的《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语文课程内容的主要内容呈现方式是学习任务群。这对于教师来说,提供了理解教学内容和制定教学计划的建议。当前语文课程内容的学习任务群分为三个层面,包括基础型、发展型和拓展型。思辨性阅读与表达要求学生能够具备比较、推断、质疑等方式去辨析态度与立场,负责任、有条理的表达,形成理性思维和精神。因此教师要合理组织阅读教学计划,根据学生的不同学段,合理设计思维导图和阅读提问,在质疑中形成自己的观点,不断提升创新能力。

一、借助思维导图,呈现思辨性阅读思维

在新课标语文学习任务群的视角下,教师在组织学生进行思辨性阅读时,要让学生的思维过程呈现出来,这样教师才能知道学生是如何思考的,对学生的思维进行评价。这便于教师开展有针对性的教学,为学生的深入阅读与思考提供方向,从而帮助学生形成良好的思辨能力。在过去的阅读教学过程中,教师常常只在文章本身中下很多功夫,对文章的字词句、修辞手法、中心思想等进行不断地分析,这样使得学生自主思考和思辨性思维不利。因此教师可以利用思维导图将文章的脉络和观点清晰呈现,在思维导图一点一点形成的过程中,让学生明确线索,指明思考方向。

比如教学《爬山虎的脚》一课时,新课改背景下,教师可以借助思维导图形式,向学生明确整篇文章的关键词,从关键词向外延伸,把握整体文章脉络。学习本篇文章,需要学生了解作者叶圣陶的相关知识,并且对爬山虎生长的地点、叶子的特点和脚的特点进行分析。因此,教师制作思维导图时,可以把文章题目《爬山虎的脚》作为思维导图的中心,四个分支分别为作者简介、地点、叶子的特点、脚的特点。其中要了解作者,需要关注作者的身份和主要作品,身份即作家、教育家,主要作品有《稻草人》、《火灾》、《倪焕之》等。文章先描写了爬山虎生长的地点,既可以在墙上,也可以在房顶上。接着仔细描述了叶子和脚的特点,叶子中又分为新叶、大叶,新叶是嫩红的,娇嫩可爱。大叶是嫩绿的,非常引人注意。叶尖都一顺儿朝下,铺的均匀。初生的脚,叶状如细丝。在向上爬的过程中,可以用触、变、巴、拉、贴、爬几个字来概括。爬山虎的脚是离不开墙的,爬墙表示爬山虎是活的,如果离墙就意味着枯萎。很多文章的教学,都可以用思维导图进行分析,教师和学生一起完成思维导图,有利于学生养成正确的分析文章的思维方式。

二、通过有效提问,推动思辨性思维发展

根据学习任务群的划分,小学中段学生在进行思辨性阅读阅读时,对于不同体裁的文章,要具备相应的思维方式。比如阅读科学类文章,要了解到大自然的奥秘,能够根据事实和细节,用口头或者图文方式表达自己的观点。阅读生活类文章时,可以用列提纲或者思维导图形式表达道理和智慧。同时学生要在生活和学习中,主动发现问题,形成辨析和提问的能力。因此教师要为学生思辨性思维的发展创设问题情境,结合阅读文章的内容和学生的经验,设计有效的问题,从而激发学生思考和质疑,给学生足够的自主性,去深化学生的思维发展,从而使得思辨性能力逐渐提升。

比如开展《蝙蝠和雷达》思辨性阅读教学时,教师要设计一些有针对性和有层次的问题,从而通过提问可以让学生明确问题核心,促使学生对文章有深入理解。在课堂导入环节,教师可以简单提问学生“你们知道蝙蝠吗?关于雷达你们知道什么?”接下来教师让学生初读课文,把文章中介绍蝙蝠和雷达的相关语句划下来,从而大致了解文章的大意和脉络。然后教师让学生仔细阅读1-3自然段,提问学生“飞机能在夜里安全飞行,这是为什么啊?”学生经过读文章,可以发现蝙蝠给人们发明雷达产生了启发,雷达是飞机重要的导航器。教师可以再次提问“蝙蝠有哪些飞行本领是比较高超的?”学生读接下来的段落,汇报科学家做实验的过程,可以用画表格的方式总结,把三次实验的顺序、试验方法、实验结果和结论分别记录下来,让学生报告。教师接着提问:“科学家是怎样模仿蝙蝠的,飞机夜间飞行是如何实现的?”最后教师让同学讨论,看能否从身边的动物上获得启示,做成小发明。通过设计有针对性和有层次性的问题,可以促进学生思维不断深入。

三、小组讨论争辩,培养思辨性思维

根据学习任务群思辨性阅读与表达的要求,学生要主动交流自己的观点,学会辨析和质疑,对于文章的观点可以不必完全相信。只有学生对已有知识产生质疑,才能产生良好的求知欲,从而促进思维的发展。教师可以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鼓励学生提出不同的意见。

比如教学《蟋蟀的住宅》这篇文章时,教师不仅仅可以让学生通过小组合作划分文章脉络,分析文章的修辞手法,还可以让学生自由思考,在小组中讨论和争辩,对文章的字词和观点产生质疑,提出自己的困惑。比如阅读题目时,学生会产生疑问“住宅不是人类的房子吗?蟋蟀难道也有住宅?”通过对这一点的质疑,学生会有了读文章的兴趣,了解作者的拟人化手法。接着学生读文章会产生问题“蟋蟀的住宅是什么样的?这个小东西的住宅居然还分为大厅和卧室?蟋蟀用什么工具去建造住宅?”学生在阅读文章的过程中,由于受到自身知识经验的限制,会产生一系列的疑问,甚至对文章的观点产生质疑,但这也是学生继续思考探究的动力。通过小组讨论争辩,学生可以充分发表自己的见解,在交流讨论中发展学生的质疑能力和思考能力,提升语言表达能力,逐渐形成思辨性思维。

结语

新课改背景下,小学语文教师要了解学习任务群的划分标准和对各学段的要求,并且在阅读教学中,重视对学生思辨性思维能力的培养,不断深化学生的阅读水平,提升学生阅读素养。

参考文献:

[1]许志松.小学语文思辨性阅读教学探究[J].教师,2022(24):36-38.

[2]陈玉梅.聚焦思辨  点亮课堂——小学语文思辨性阅读教学有效性研究[J].基础教育论坛,2021(28):11+13.

[3]甘绍红.浅析小学语文思辨性阅读教学研究[J].天津教育,2021(12):177-178.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学习任务群视角下小学语文思辨性阅读的教学视角与策略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xrgqkd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