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纺车声声》读后感

《纺车声声》读后感

作者: 特立独行的鲸 | 来源:发表于2020-06-07 17:28 被阅读0次

1、

下午阴雨绵绵伴随着灰色的天空,我阅读了贾平凹老先生《自在独行》里的--纺车声声部分。这篇文章主要讲了“四人帮”粉碎前后作者家里的一些生活状况,以及一个母亲在父亲受困后,如何艰难勇敢、自食其力的支撑起一家5口人的生活。

在阅读过程中,脑海想到我外婆的时代、我妈偶尔谈起的童年。作者笔下的困苦生活,就是我外婆和妈妈所历经过的,也许更难。我虽然没有切身体验过那么那么艰苦的岁月,但从妈妈回忆过往的只言片语中都能感受到那就是个只为活着吃饱饭就拼尽全力的时代。

2、

虽然生在那样的时代,贾平凹先生是有无奈和困苦的,但他同时也有幸运之处,他有个当校长的父亲,嗜书如命,颠沛流离的搬过几次家,都把一打书随身而带,在父亲的熏陶下,他喜欢上了看书,也读完了小学上了初中,虽然在初一时,父亲被所谓的“知识分子改造”给变相囚禁起来,职务被卸任了,去困苦的进行务农改造生活去了。但他还有个会纺织、做针线活儿且坚强勇敢的母亲。此时一家5口的生活全部压在母亲身上,那个小脚女人用瘦弱的身板儿没日没夜的纺织、针线、务农,用勤劳的双手、微薄的收入养家糊口。虽然生活是那样的捉襟见肘、虽然多一个人务农就多一份儿收入,到了实在撑不下去之时,她才同意让作者辍学务农,回家自学。但她也认真的跟他说:等以后日子好些了,你在上学,现在就在间隙之时自学读书。她坚信文化知识的有用之处,知道不能放弃读书,也知道家中有个有文化的丈夫也不希望儿子没有文化。

3、

都说穷人家孩子早当家,在那样的时代里更是如此,作者也是个懂事的孩子,知道时代困苦、家中不易,小小年纪就帮着母亲分担,看着母亲因劳累凹陷的脸颊,心疼不已,多次提出要辍学帮家里分担,因为家中还有3个弟妹。终于他辍学去务农了,减轻了些家中负担,在五叔的提议下,他和五叔一起上山砍柴,道路坎坷且长,小小的来回走过漫长的路、爬上荆棘丛丛的大山、刮伤摔伤都不及他一心想砍柴换钱给妈妈买新纺织机的心情!15元在那样的时代是需要多少汗水才能换来,很能想象。

他母亲也真是个坚强勇敢的小女人,为了在生产队要回自己纺织待出售的布,她忍受了民兵小分队里人们各种难听的语言、挖了一晚上的排水沟子才拿回了被强行收走的布,卖了布立马给大儿子买了语文课本,回家只字未提在民兵小分队的事儿。好在,在一个女人勇敢的支撑下、在一家人团结下,日子慢慢有所好转;母亲的纺织也越做越好,也有了些小积蓄,“四人帮”粉碎后,父亲也回归了他的职务;而作者也通过自己的努力勤奋自学完了初中和高中课程,还考上了大学,生活也一天天向着光明前行着……

4、

看完整篇文章,让我对外婆和妈妈那个年代的生活又新增了些了解,同时也由衷心疼她们那时的困苦生活、那种只是活下去都很艰难的生活。相比之下,我外婆和妈妈那辈儿更艰苦。在那个视女人为生育机器的年代,外婆生了9个孩子,好像多个人就多份儿劳动力似的。本就连米都吃不上的日子,因为人口多就更是热锅上的蚂蚁了,不过在外婆外公的辛勤劳动下和省吃俭用下,也能稍微吃上饭。谈学习就多余了,只有我六舅读到初中,我八舅小学没读完就自己不读了,而女儿门就更不说能读上书了,一是没有钱,二是觉得女人读书没用,好在八舅辍学后,我妈作为最小的九妹10多岁时才得以上小学,18岁才小学毕业。因为经历过饭都吃不上的苦日子,成家后我妈更是勤俭节约,但我妈也是个很能干坚强的女人,我敬佩她!如今听我妈谈起那样艰难的岁月时,也能理解平时里她的一些生活习惯,也更加体谅她的不容易,我妈虽然在结婚后日子也过得艰难不已,但好在时代日新月异,生活也越来越好,如今虽然谈不上富裕,但我妈在下班之余还能唱唱歌、散散步,有点儿自己生活,我很替她开心,也深切的明白,自己也要努力,为了自己,也为了家人过得更好!

《自在独行》虽然我才看完第一篇文章,但我很期待后面的内容,在文字的海洋里与作者来场精神之旅,感受那个时代的故事、体会一代文豪贾平凹老先生的人生之理、希望自己也能在小世界里自在独行的生活!

                                  ——2020.6.7下午

相关文章

  • 《纺车声声》读后感

    1、 下午阴雨绵绵伴随着灰色的天空,我阅读了贾平凹老先生《自在独行》里的--纺车声声部分。这篇文章主要讲了“四人帮...

  • 内心安宁源于爱—《自在独行》首篇

    内心安宁源于爱 ——《纺车声声》读后感 一段段细腻朴实的文字描摹,一卷卷平平常常的生活画卷,如同由远...

  • 纺车声声,母爱悠悠

    【今日读书】贾平凹《自在独行》20页 昨夜读了贾平凹先生的两篇散文,一篇是《纺车声声》,怀念母亲的,一篇是《我的小...

  • 自在独行——纺车声声

    因为喜欢囤书,也喜欢所有买的书被快递到的那一刻,一本本地拆开外包装纸,像签名一样,在每一本书前几页地空白处,写上任...

  • 《纺车声声》:声声唤起我的记忆

    “如今,我一听见‘嗡儿,嗡儿’的声音,脑子里便显出一弯残月来,黄黄的,像一瓣香蕉似的吊在那棵榆树梢上;院子里是朦朦...

  • 《纺车声声》读书笔记

    朕已阅 这是一篇散文,选自贾平凹的《自在独行》。讲的是那个人人都吃不上饭、穿不上衣服的年代,母亲一人靠着纺线养活一...

  • 贾平凹《纺车声声》有感

    母亲的伟大岂能是三言两语能够表达清楚,虽然母亲并没有文化,但母亲的一言一行却成了孩子们最好的教育。在父亲遭遇文革改...

  • 品读|贾平凹《纺车声声》

    年年都在强调读书,证明中国人年年没有把读书做好。读书不是一个运动,不是一个活动,读书要养成一个生命的习惯,就像每个...

  • 夜深人静,纺车声声

    我在灯前读书写字,奶奶在灯下纺棉花。我最爱听奶奶那轻轻的纺车声。 我常常望着奶奶的纺车出神。 那嗡嗡嘤嘤的声音像一...

  • 纺车声声,嗡儿嗡儿

    最近阅读了一篇比较感人的散文,来自贾平凹老师的《纺车声声》。贾老师以一个孩子的角度,讲述了自己十几岁时家庭里的真实...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纺车声声》读后感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sgictk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