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日更挑战的第二天,忙碌的间隙那么几百字的片段。为了保留记忆,也为了养成一种说写就写的习惯。
接着上次的话题,谈到这几个月一直在寻找新的平台,新的赚钱机遇,学习新的技能。翻遍知乎同类问答,观遍小红书同类干货,搜遍B站同类讲座,热血沸腾过后,发现自己的生活并没有多少改变,反而因为投入过多,影响了基本的工作和家庭和谐。能认识的到此,也算是不白折腾,最起码得了教训——工作和家庭永远是第一位的。
有人领路自然是一条捷径,但要走得快,就需要自己一个人深入研究。我喜欢一个人深入,但我并不聪明,对干货领悟有限,别人可能举一反三,我则要翻过十几篇同类文章,才获得一二。为了学习写作,买过的纸质书有《一年通往作家路》《小说写作教程》《成为作家》《开始写吧》《心灵写作》《怎样写作》《文章做法》《作文四书》……订阅的电子书就更多了。为了学习心理学,买过的纸质书又是一堆,有塞利格曼积极心里学的,有萨提亚的,有阿德勒的……我自认为学有所成,虽然学的慢,我是学习用心的。之所以说这么多,还是为了证明我爱折腾和好奇心重的性格。
现在发现这个不好,生命的丰富和精彩是体验不完的,与其涉猎,不如深耕。最终的结果是回到原点——简书,这是我的写作初恋,糟糠之妻最可爱。打定决心后,开始重新认识简书,发现这真是个好平台。知乎答得题,如果不是优质的,就曝光可怜;在简书写的文字不管多烂,都有人关注。公众号是个封闭空间,只有订阅了才能看到内容,制约文章的传播,简书的文章谁都有可能看到,好文章获赞更多。简书的读者,又是作者,同道中人更容易沟通和互相赏识。简书里的成功人士开设写作班,举办多种促进创作的活动,传帮带的激励模式促使简书成为文字爱好者的最爱。
我还发现一点,简书的用户年龄偏向年轻,了解到此又加强了我的重返简书的信心——不再年轻的我加入年轻队伍——我重返青春。
于是有了我的规划:简书写作——公众号沉淀——知乎总结——纸媒提升。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