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爷爷住养老院有好几年了,今年因为疫情,养老院还未放开探视。需要先预约,而且限制只有一人,隔一张桌子说说话。最近天气不好,预约的也少了。
公公脾气很好,年轻时候打过仗,吃过不少苦。部队上呆了大半辈子,也在区政府,军转办呆过不长不短的时间。事业的最后终止点是街道办事处摇小红旗。他在部队的时候,还曾出过一本书,写的是他所在军队的光辉历史。
婆婆年轻时很漂亮,是家里的五小姐。公公不嫌出身,在那个物资匮乏的年代里用鸡蛋和红糖追到了婆婆。公公年轻时南征北战,在家呆的时候少。心疼婆婆要费心带几个孩子,对婆婆也格外言听计从些。老公是他们家第三个儿子,当时他上司没有孩子很喜欢,想要到他们家来养,但是公公坚决不同意。说只要有一口饭吃,都不能再把自己的骨肉送人。
老公小时很挑剔,不肯吃部队上的杂粮饭。公公就用筷子把里面的豆一颗颗拣出来,再给儿子吃。战备火腿需要更换时,就买回来切成片,给儿子用火柴燎一下当零食吃。等老公长大成老儿子在家里时,公公还每天早上去买几种不同的早点,先给儿子吃了,儿子不吃的他才开始吃。我们去养老院看他时,他都还是记得问我们有没有吃饭,在这儿吃,或者说,赶紧回家吃饭,不能饿着。
有时公公也有孩童心。给孩子买冰棒的时候,一定要记得给他买,不然他会生闷气,不理人。别人喊他他也不应,问他为什么不应,他说没有听见。他吃冰棒的时候,却一定会每个人都分一个,有不够的就赶紧掏钱包让人去补买。
公公节俭了一辈子,作为离休干部,国家给的待遇很好的。但是他比普通工人还更节省。除了抽烟外,其他的几乎都很花不着。现在他生病了,无法自理,住院也需要吃些营养餐,烟自然被动地戒了。有时推他到楼下花园散步,他会朝儿子要烟抽。但是也不坚持,儿子不给,说医院不许抽,他就又默不作声了。
他开心的时候,表达的不是很明显,不开心的时候也不会影响别人情绪。他总是沉默的,静静的。一碗面条就能满足的人。刚到养老院时不适应,我问他同不同意周末回我家,他立刻就站起来说是不是可以换地方了。后来慢慢适应了环境,把护工当成自己的女儿,情绪好的时候还跟她们开玩笑互相拍脸,虽然有时他手控制不了,确实是很重。
有时候他认不清楚我们,把我当成我们大嫂,把他儿子又当成远在山西的堂兄弟。不过认知上的迷糊不影响他的情绪,有人看他他就开心一会。随着年纪的增长他昏睡的时间越来越长。我不知道他的一生是否是开心快乐的,但是至少他是个不容易生气的人。可能是这一点,使得他过的贫瘠的生活却能长寿。
他不擅处理家事,更不善理财。婆婆去世后他的钱让自己的孩子们反目成仇,他也无能为力。我记得最清楚的是我刚到他们家里,婆婆跟我说,他给我最高评价,说我是个好姑娘,让婆婆好好待我。可惜初时的美好被日常的生活磨去了很多。在我心里还是把他当父亲的,希望他健康些,生活品质好些,再长寿些。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