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一天24小时左右

一天24小时左右

作者: 未了少年事 | 来源:发表于2021-04-21 14:36 被阅读0次

隔代长辈,口头总是说:绝对不会宠爱孩子,结果天上的月亮都会给孩子摘下来,只要孩子哭着想要;

总是用过去的思维,教育当下的孩子,怎样去面对未来的世界;

总是用保姆般无微不至的方式去照顾孩子,却不想想孩子长大后,有没有独立的经验足矣支撑面对陌生的环境。

总是想让孩子具备辩证思维,实际自己却在言行举止上处处透露出非黑即白的价值观。

为什么隔代总是教育不好孩子?

你看,当我说出这句话的时候,一般情况下是说者有心,听者无意。

我会把“为什么”放在句首,然后读者就会被带入:“隔代为什么教育不好孩子”的死循环。

于是,绝大多数读者会顺着想,到底“为什么”?给“为什么”较劲、找理由,全然没有想过这句话到底对不对。

跳出来想,就算不隔代也有教育不好孩子的家长。

其实有时候文字或者语言就具有某种魔性,让人陷入困境,如果没有深入思考的能力,是很容易被文字或者语言所牵引,迷失方向。

比如有个官员去出差,下了飞机后,有名记者问他:你怎么看这个地方的“三陪女”问题?

这名官员回答:啊?这个地方有“三陪女”吗?

结果,第二天新闻头版头条是:

xx政要下飞机后,第一句话就是,这个地方有“三陪女”吗?

后来,这名官员又去出差,下了飞机后,记者还是问他:你怎么看这个地方的“三陪女”问题?

这次,官员学聪明了。一句话都不说。

结果,第二天新闻头版头条是:

关于“三陪女”问题,记者再三追问,xx政要避而不答。

你会发现,如何表述事实,如何表达观点,如何传递情绪,完全掌握在那个说话写字的人身上。

说话和写字的人有时候真有如此强大的魔力。

如今身处在纷繁复杂、信息爆炸的时代,身边的噪音无时无刻都在左右自身,如何降低噪音,如何看清事物的底层逻辑,唯有深度

思考。

我身边有位深度思考者,他认为一天有24小时左右。

当然,他只是说时间对于不同的人来说。根据三八率来说,人的一天有八小时睡眠,八小时工作,八小时相对自由的时间。

睡觉的八小时可以说没有操控性,工作时间八小时更多是全情投入在工作中,只有最后的八小时,把吃饭,交友,聊天,追剧,打游戏等等全部放入进去塞满。

可以说我们持续学习,深度思考的时间是少之又少的,往往很多优秀甚至卓越的人群,他们都会很好的利用一天当中最后的八小时,他们会在这八小时内,把两至三小时的时间小心保护起来,与世隔绝,自己沉浸其中,无论锻炼身体还是读书看报,又或者深度思考……

久而久之他们认知提升,他们变成长期主义者,他们与身边的人拉开了距离。

所以,一天有24小时左右,很正常,因为每个人的一天是不一样。

相关文章

  • 左右左右左右左

    我们玩个游戏可好?好,你说玩什么游戏?看到前面了吗?前面有一个花坛,看谁最先到达终点。可以。等一下,左右左右左右左...

  • 摇摆 左右左右

    这周真的难,十几天前准备推掉小组,同学给我认真总结利害关系,劝我不要像以前一样,遇到困难就退缩,然后我就坚持了十来...

  • 一天24小时左右

    隔代长辈,口头总是说:绝对不会宠爱孩子,结果天上的月亮都会给孩子摘下来,只要孩子哭着想要; 总是用过去的思维,教育...

  • 左右先生,左右小姐

    看了这个只觉得好笑,这可不是什么左右,这是完美先生和完美小姐。 知道女生为何迷恋偶像剧吗?因为现实里没有。现在搞出...

  • 左右,左右了你

    你疾步前行的道路上,谁牵绊着你?你又牵绊了谁 不知几何,感觉身上的包袱重了 不是课后的作业,是什么?只有你自己知道...

  • 左右

  • 左右

    太阳温和时到湖边坐着,在初春润泽的天气里读永井荷风。他的散文就像他的名字一样,清冽美丽,沁凉如风,绕着我的鬓发,裙...

  • 左右

    小时候 我分不清左右 妈妈让我记住拿笔的手是右手 体育课上 我最怕听到左右左 一不留神我就成了右左右 历史课上 老...

  • 左右

    孩子四岁多了,仍分不清楚左右,容易弄混淆。 吃饭时,我问孩子哪个是左手,哪个是右手,孩子果然不负众...

  • 左右

    第一篇文章,写点什么呢?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一天24小时左右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sgqzll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