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的分享活动,让我非常感动。感动于孩子们独立自主,秩序井然;感动于家长们互相协作;最感动于老师忙碌而不失优雅的身影。在这样的活动中,我看到了教育的美好姿态,看到了孩子最真实的成长。
我大脑里弹出的第一个词就是陪伴。父母高质量的陪伴对于孩子太珍贵了,也太难得了。这个活动给我们提供了陪伴的机会和范例。我们就这样,坐下来,邀请孩子一起切,一起拼,一起做,做得多美多丑都没关系,关键是这种暖意和快乐镌刻在了孩子五六岁的记忆里,成为他一生宝贵的财富。我们家长常常以工作忙,心情烦拒绝孩子的邀请,其实,陪伴是有有效期的,错过了,不再来。
我想到的第二个词是分享。每个孩子的成长都不可能是一座孤岛,打开正确的交流模式,才能挖掘人性中固有的真情,培养温润的性格。今天的活动,孩子体验分享的快乐,在分享中明白自己对别人“有价值”“很重要”。我想这只是我们看到的一景,平日生活中到处都会溢满分享的芬芳。像我的儿子,无论什么时候,如果有好吃的好玩的,第一句就会对我说:妈妈,我想送给我老大一个礼物……行吗? 他的心中有那个他感激,他牵挂,他喜欢,他模仿的同伴,可以说混龄教育给孩子呈现了不一样的学校生活。这样的一种教育说不上能带来什么,但我们确认,可以带走什么,带走自私、冷漠、偏执、狭隘等不良交往情绪,让孩子健康阳光积极的成长。我想当分享成为一种习惯,接下来的都是硕果。
其实,不止一次活动。老师们整体理念都注重生命自然的成长,在这点上特别感谢老师。不知道大家有没有和我一样的感受,很多学校教育指向把不同的孩子教成一个模式,而在这里老师尊重每个孩子的成长规律,让他们成为自己。比如孩子们可以自由选择吃多少,吃什么;比如孩子们可以自由选择喜欢的工作。将教育渗透入生活,看上去没什么,但效果显著。比如鸣宇,他很有主见,有选择的意愿,会在一些情况下做出理性的选择。买玩具喜欢蓝色,买衣服喜欢红色,买粽子喜欢紫色……我们可以遇见,这种教育下长大的孩子,他的生活是趣味十足的,他的未来是丰富多彩的。
这样的尊重、平等教育的背后还是什么?是孩子的深入思考。最近鸣宇给我提出了两个问题。第一个是:妈妈,你知道人为什么能站立吗?我说不知道。他说:因为我们有骨。我说:哦,那我们看看有哪些吧!我打开电脑,找到骨架的图片,认识人体的骨骼。他继续问我:“妈妈,这些骨头怎么会连在一起呢?”然后,我们讲了结缔组织。他继续问我:“妈妈,为什么我们的骨不漏出来呢?”于是,我们讲了肌肉组织、血管和皮肤。过了一天,我在电脑前工作,他居然跑过去指着自己的血管问我:“妈妈,我为什么吃进去的是饭,而血管里流的是血呢?”我索性,找来七年级下册生物书,给他讲了人体的八大系统,给孩子一个人体的概念。
所以,我非常认和敬佩三位老师的教育理念,在生活中培养品质,在实践中培养兴趣,在自然中培养习惯,在给予中培养性情,让我们看到了孩子最好的成长。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