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国学与传统文化
窦娥可否不含冤而死?

窦娥可否不含冤而死?

作者: 21ef90cd01db | 来源:发表于2018-08-27 12:27 被阅读4次

      世人皆叹窦娥冤,窦娥心中也自冤。她甚至以血溅白绫,六月飞雪,大旱三年这三桩誓愿来为自己申冤。俗话说冤有头,债有主,三年大旱,冤的是百姓,怎治得了贪官?窦娥说:“这都是官吏每无心正法,使百姓有口难言。”可见,窦娥的恨之深,恨到不惜让全城百姓受苦来替她申冤,恨到一反善良忠贞的品性来为自己喊冤。但我们不能怪她,因为他所蒙受的冤屈足以将她击垮,也足以让世人太息。鲁迅曾言:“悲剧就是把有价值的东西毁灭给人看。”在窦娥身上,我明白了这一点。

窦娥可否不含冤而死?

      曾想,窦娥可否不含冤而死?在我看来,是可以的。倘若她许了婆婆的话,从了张驴儿,便不会有此等冤。可能你会说,她这般的贞洁烈妇,怎堪嫁与市井流氓?但张驴儿父子二人不正是婆婆的救命恩人?以身相许,看似荒诞,却也说的过去。

      再者,她的冤死,是不愿婆婆受皮肉之苦,而认了罪。是的,她不惜一死,来完成对婆婆的忠孝。但我很困惑,早在婆婆劝说她时便告知她:“若不随他,依旧要勒死我。……儿也,这也是出于无奈。”而窦娥却言:“你如今六旬左右,可不道中年万事休!旧恩爱一笔勾,新夫妻两意投,枉教人笑破口!”张驴儿既一早就有害死婆婆的想法,还以此胁迫婆婆劝窦娥嫁予她,那么窦娥为何仍说出此番话,誓死不从?她既然孝顺,又为何不肯放下刚烈,为了婆婆以身相许?更何况,她自己也曾言:“催人泪的是锦烂漫花枝横羞闼……长则是急煎煎按不住意中焦,闷沉沉展不彻眉尖皱,越觉的情怀冗冗,心绪悠悠。”说到底,莫不过是寂寞二字。如若出嫁,既可了内心寂寞,又可保婆媳二人的性命,张驴儿也不会误毒死自己的父亲,更不会栽赃窦娥,更别说百姓所受的三年大旱之苦。不是吗?

      又言,事发后,如若应了张驴儿,私了此事,怎会落得如此下场?就算不应,她家财是有的,贿赂判官,在她看来许是荒唐,但确实明哲保身之举。错就错在,她不该相信这世道,不该相信人性本善。善人是有的,却不多,在官场上,则更是难寻。

窦娥可否不含冤而死?

        窦娥冤,是她的坚贞让她冤,是她的忠孝让她冤,是她对这世道的遐想让她冤。是的,只有她放下这些,她才不必含冤。如是,她未含冤而死,而一个人为了活着而磨掉了秉性,不也正印证了鲁迅的那句话?不也可悲,可叹?一个怨声载道的妇人与行尸有何异?如此看来,生是毁灭,死亦是毁灭。窦娥死,窦娥冤;窦娥生,窦娥怨。换作是你,你会作何选择?

相关文章

  • 窦娥可否不含冤而死?

    世人皆叹窦娥冤,窦娥心中也自冤。她甚至以血溅白绫,六月飞雪,大旱三年这三桩誓愿来为自己申冤。俗话说冤有头,债...

  • 夜羽殇

    第二章 第三节 曾有六月飞雪,窦娥含冤而死,今有夜莺含恨而亡。那个布满青苔,爬满尸蟞的黑洞,那个重重机关,白...

  • 当所有的救赎幻灭——看丁一滕《窦娥》

    “窦娥,跟我走吧,离开这儿”“不,爸爸说了,会回来接我。婆婆她需要我,我不能走”。窦娥高悬在舞台中央,鲜红...

  • 可否不抱怨

    北漂族,每天复制粘贴昨日的生活,似乎没有任何变化,连怨气都是同一时间同一场景发出来,偶尔没有发出声,但是丝毫不影响...

  • 关汉卿笔下这道彰显孝义的美食,香嫩爽滑,别有一番风味!

    【导读】说到关汉卿,也许你马上就会想到《窦娥冤》,一部讲述窦娥的冤情以及窦娥的父亲为窦娥洗清冤案的经典豫剧。也许很...

  • 窦娥背后的悲剧,你读懂了吗?

    我们经常听说:“我比窦娥还冤”。窦娥背后深深的悲剧,可能很多人并没有读懂。 回忆下窦娥的一生。 窦娥的爸爸欠债40...

  • 请简叔用一次复活卡

    虽然是假日,但假日并不是我不写的理由。 心情极其不好,有怀疑人生之嫌。 都说窦娥冤,可我说窦娥比我好,至少,她还可...

  • 可否

    可否 念秋莫念旧 可否 悲秋莫悲己 可否 远离愁情 可否 不惹离伤 可否 安然入眠 可否 微笑向前 可否……

  • 简单食物--窦娥的菜蚂蚁上树

    简单食物--窦娥的菜蚂蚁上树 蚂蚁上树这道菜的菜名,跟关汉卿笔下的窦娥有关。窦娥用小块猪肉切末后,加粉丝炒...

  • 窦娥

    窦娥 雪下不下来 窦娥还没出来 围观的人们 在酷寒中瑟缩着 等待窦娥出来 雪或血洒下来 黑夜像黄昏一样亮 天空被冰...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窦娥可否不含冤而死?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sgvzif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