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我很小的时候,就不太喜欢母亲。
因为母亲向来脾气不好。
我只要什么事情没做好,不等我解释,就会当头迎来她的一顿痛骂。
迫于母上大人绝对的权威,我根本不敢反抗。
只能独自扁着嘴,又气恼又害怕的接受着她的“宣判”。
到现在我还记得,5岁的时候,曾不小心摔坏了一个碗。
就被她狠狠的瞪了一眼——那个时候,家里经济也不宽裕。
久而久之,我对她的依恋就变成了恐惧和不喜欢。
与母亲相比,父亲却是个脾气十分温和的人。
从来没有对我说过一句重话,即使是在他最生气的时候,也不过是比平时嗓门大了些。
自然了,我和弟弟都更喜欢父亲多一些。

小时候,经常看见父亲被母亲说的狗血淋头。
父亲却并不生气,反而还要笑呵呵的安慰母亲别生气。
我既佩服父亲的忍耐力,同时更加觉得母亲太过于凶悍,而温和的父亲是那么的可怜。
好在两个人在性格上有所互补。
以至于从小到大,我从来都没见他俩吵过架。
直到我慢慢长大后,有了自己的工作。
经历多了,也渐渐开始理解母亲起来。
母亲之所以脾气不好,并非是她本身就这样。
而是因为,一直以来父亲的懒惰不担当,和对母亲的过度依赖。

我们家平时都是这样的生活状态:
母亲一边在家种地,一边照顾家庭。
父亲则外出跑运输挣钱。
从小到大,我见惯了母亲里里外外的操劳家里的事情。
只是以前不理解,觉得没什么。
自从自己一点点学着做那些事情后,才发现母亲到底过得有多辛苦。
反观父亲,一回家就会当大爷。
在家务事上,从来没有替母亲分担过一丝一毫。
这也就罢了。
家务事么,谁多做一点少做一点的,也没什么。

地里的庄稼有收成了,父亲也从来不过问。
除了在外挣钱,家里的大事小事都习惯性的等待母亲自行处理。
这个家对他而言,除了挣钱养家,再无其他责任。
有的时候,母亲让爸爸帮忙联系一下他认识的那些老板,来看看地里的庄稼。
爸爸也从来都不肯,推说自己做不惯这种事。
或者让他运输时,返回后顺便在某地买些便宜点的肥料。
父亲只会推说他不知道该买些什么,也不会讲价格。
这样的事情还有许多。
我以前都没有发现过,父亲竟然如此懒惰。
一开始跑运输的时候,生意很好。
父亲时常外出,差不多过几天就上交给母亲一些。

在父母的共同努力下,家里的日子也越过越好。
后来,随着时代的发展,众人眼红跑运输利润可观。
货车越来越多,竞争力也变大了。
形成一种僧多粥少的尴尬局面。
卖工场乌泱泱的停满了从大到小的各号汽车,却大多因找不到货源,而长久的滞留。
除此之外,找车的老板依仗车子多,价格也总会一压再压,低得可怜。
车主们在要价上,也有些恶性循环的意思——比谁价低,价低着得。
父亲的运输生意可谓一落千丈。
经常三天打鱼两天晒网。
一整天无所事事的躺在沙发上睡觉。
母亲体谅父亲的辛苦,每次父亲回来,也从来不让他去地里干活。
可是,父亲现在清闲下来了。
做做地里的活儿不是应该的么?
父亲却每次在母亲让他去地里干活的时候推三阻四,顾左右而言他。
反正就是不愿意去。
实在逃不过了,才去上一两次。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