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课程最后一日,在老师的引导下自我关联了过往经历,思考了曾经台上的我是谁?我为什么站在那里?我自己当时的内在状态怎么样?重新认识了角色认知和课堂效果之间的作用。
接着,回忆了过往课堂上的焦点(注意力)在哪?学习了焦点应在4-7个,应就低不就高知识(常见焦点有所授内容、自己的经验、表达和语言组织及肢体语言、自己的状态位觉察、课堂氛围和学生反应、突发状况等。
从记忆中调出了曾经紧张经历时的画面,罗列当时大脑中的焦点在哪?思考了以后如何自我调整和管理自己状态的措施。
收获了课堂上应该将自己70%状态保持在舒适区,20%保持在学习区,留10%觉察自己状态位和处理意外风险。

如何在自己现有的水平中融合以上状态位元素或原理,重新评估、诊断、定义自己的状态,将自己修炼为一个在课堂上保持有激情、从容、抽离 、促动状态的好老师?如丁子被盯进木头般深深的印在自己心底!
结合过往授课经历,评估诊断短板或不足,刻意加强基本功练习,补强内存管理上的短板使其潜意识自动运行;积累课堂突发状况固定反应模式;积累管理状态的现成套路框架;理清思考、表达的逻辑等等将是自己在老师奋斗之路接下来要长期积累、实践、优化修炼的大课题,深感成为一名合格老师的路还任重道远……

抬起略有僵硬的脖子,转向窗外远处不知位置和什么名字城市,看到明亮的路灯,关闭了本次课程的回忆大门,深深的呼吸一下,试图催赶自己的一些睡意和疲劳,思绪却转到了另一个方向,讲师课堂上的状态位需要时刻觉察和修炼,那么自己人生的状态位是否更需要深入的关注和有规划的布局修炼提升呢?
三天的课程,给内心的自己做了不下7次的深度对话,生命的最大浪费是做个旁观者,我好像浪费了很多~深感内疚和焦虑的同时,却积累了打通、归纳往期积蓄各路旧知的秘诀,也不失为可以让自己梦里笑醒的先闻道收获吧。
解惑、授业、传道是一种信仰,信仰的力量越深就越大,本次的折腾,自己会有什么样的价值贡献呢?且请关注、跟踪,查看少侠未来发展!
重温一下今日收获的两句话送给自己和有缘人:
1.当把现在的焦点用在弥补以往的过错也就失去了抓住未来的焦点。
2.只有意识到自己在干什么,怎么干的策略和套路才能被激活。

点滴收获都是自己折腾的结果,感恩与人与知识相遇的机缘
——少侠
6月18日
北京回徐高铁上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