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一课讲《心经》,尝试理解心在万事万物中,也在每个人身上。所谓平等即在佛心上平等---你有我也有,虽然可能并不知道。“识”为心王,遍布宇宙,在受孕时注入,染净一体,所谓“一心开两门”。
这样来看,我们的修行就是在生活中常开净心,将来自外界和内部的各种干扰消掉,让每件事物都是本来的面目,各得其所。
听课时有个疑问:在极端事件(如杀母虐童)中如何理解孟子的四心?现在想来,那心应该仍在,只是在案件的当事人那儿被其他所遮盖。如果之前或当时有“转念”,自然就不同。看不见,或者在此处看不见,不等于没有。
至于如何读经,我的理解是两步。
第一,读经本身。找好的译本,反复诵读,如果不懂,可以看个别词的注释,但不急于看其他人对经书的理解。经一个人就有一个人的痕迹,读经不是作为谈资,而是帮助自己。那么,我们自然需要最直接的工具,谁递过来的,他怎么使用,都不是太重要。
第二,与自己相结合。学习任何知识和技能都要亲自练习,有的是在心中思考,有的是手里操练。只有真地能在不同场景使用,才是真地掌握了。因为生活的忙碌或惯性,通常第二步更难。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