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言五首·其三》
唐代:白居易
赠君一法决狐疑,不用钻龟与祝蓍。
试玉要烧三日满,辨材须待七年期。
周公恐惧流言日,王莽谦恭未篡时。
向使当初身便死,一生真伪复谁知?
白居易诗是写得好,但对王莽的点评与感慨,真没什么意思,俗了。
“周公恐惧流言日,王莽谦恭未篡时。向使当年身便死,一生真伪复谁知。”说王莽从小就立志骗人,就是个伪君子领袖,装逼犯的班头。这就有点过分了。
西汉后期社会危机深重,政治动荡,人心思变,整个社会流行所谓汉室当“更受命”之说。大家都认为刘家王朝没有什么希望,该换人了。
王莽对外谦恭好学品德高尚,对内孝顺检点无微不至,王莽奏请立明堂、开集市、兴私学,为学者建宅,网罗天下能者,管教化,得到儒生赞许。先是48万民众,及诸侯王奏请加赏安汉公,再是公卿大臣900多人请求为王莽加九锡。上至公卿大臣,下至平民百姓都认为王莽是能够挽救危局的不二人选。
人家走的是孝悌恭俭礼贤下士的路数,人缘特别好,声望特别高。王莽的一生当中,绝大部分时间都是在鲜花与掌声中度过的,他的名声之好,好到让他的粉丝团队认为王莽要是不当皇帝就不足以平民愤的程度。
今天的人们在微博上有两千粉丝就敢公然约架,粉丝超过百万的就以公知自居,靠!跟王莽相比,公知算个P啊!据有关部门统计,王莽的实名粉丝有四五十万之多。当时全国人口才多少?而且是实名制啊,同志们!
实际上王莽在西汉末年称帝,也算是顺天意,得民心了。
中国古代史上,篡夺皇位的大有人在,从立志夺权到荣登大宝,都有一个很无耻的过程,耍尽阴谋诡计,血雨腥风人头滚滚。但是唯独这个王莽篡汉,基本上是和平度过,算是众望所归的结果,似乎天下人都期盼着他做皇帝,特别是那些大儒们,都一致认为王莽就应该当这个皇帝,因为在王莽的身上,也同样寄托着他们的希望。
王莽篡汉进行的比较顺利,没有遭遇什么太大的麻烦,唯独在王莽的弟弟去找老太后王政君索要传国玉玺的时候,老太太死活不给。可不么,你丫废了汉家皇帝,老身的名分何在?最后在威逼之下,老太太把传国玉玺扔在了地上,据说被摔掉一个角。
后世有文物贩子制作假玉玺,因完美无缺而被狂扁:SB,让你没文化!
后世的大儒们说起王莽篡汉这段子,都做咬牙切齿痛恨状,无非是向皇帝老儿表明心迹:我们都没有这个谋夺宝座的心思!
但是在王莽那个时代的儒生们没有这个心理障碍,他们认为天下者乃天下人的天下,皇帝的宝座,唯有德者居之。根据儒生们越古老的东西越好的原则,三皇五帝尧舜禹的时代最理想,帝位禅让制是必须的。
不为别的,就因为西汉确实后继无人了。
王莽被后世人骂了两千年,因为大家觉得他篡夺了刘家的江山。可是谁家的江山不也是从别人手上夺来的?如果不是他的新朝一世而亡,而是延续个几十上百年;如果不是后来恰好一个姓刘的夺回了江山,历史学家们如班固还能这样骂他吗?
其他的文人骚客,对于王莽只字不提,更不敢说王莽半句好话,唯恐沾上晦气,见疑于帝王君主。可不么,作为一介儒生,最高的理想和荣誉应该是成为帝王的良辅良弼,帮助君主打造和谐盛世,或者像诸葛亮一样鞠躬尽瘁,死了拉倒。你丫王莽吃饱了撑的篡夺皇权干什么?咱儒生不带这么玩的,你丫滚离我远点!
这些我都能理解。但把王莽说成是一个伪君子装逼犯,我不大同意。雷锋说过:一个人一辈子装一次逼并不难,难的是一辈子装逼,始终如一。你能吗?能你装一个我看看!
他的身败名裂,原因还是在于他后来的改制失败。和别的皇帝不同,王莽还是一个极其浪漫、富有情怀的皇帝。他一心想实现儒家大同的世界,让老百姓的生活不仅有苟且,还有诗和远方。就这一点,中华上下五千年的皇帝中,找不到第二个。
王莽是个儒家学霸,超级天才,他要创造一个乌托邦的世界。当上皇帝后,大兴儒学,大改制度。以王莽为代表的一帮儒生是以三王周礼的政治为理想蓝本,引经据典进行改制,每一项改制的措施都十三不靠谱。他的改革措施领先地球人的认识两千年,几乎每一项措施都是科幻片。
后人大都批判他开历史倒车,说他食古不化。也对,他要创造的是一个原始的共产主义社会。
举几个例子:
例一:经济改革,劫富济贫,实现均贫富。
例二:禁止奴婢买卖。
例三:土地改革,土地收归国有,公平分配。
例四:市场改革,管制物价。
例五:财政改革,国家提供社会保障。
酷不酷?炫不炫?这些东西到现在我们都大部分还没实现。比西方“空想社会主义”早足足1500年。可是步子迈得太大,容易扯到蛋。当思想超前时代太多,没人能够理解,就是无本之木、无源之水。
当然,他的改革也有许多很无厘头的,比如爱改地名,改到连自己都记不得自己在什么地方了。比如说非要把长安改名为常安,华阴县改成了华坛县,淮阴县改成了嘉信县,无锡改成了有锡。一下改了六百多处,改到后来历史学家一提到地名便无比烦躁。这尼玛不是吃饱了撑的么?
他毕竟是书生意气,图样图森破,很多改革过于理想。而且改制措施执行力太差,朝令夕改。“治大国如烹小鲜”,翻来翻去这锅上的鱼能不烂吗?
关键是想得十分美好,可做起事来,完全不给力,这些改革一项也没做好。他的一系列改制措施不仅得罪了满天下地主和商人,也得罪了不明真相的人民群众。结果搞得大家都不愉快,富人恨他,穷人也恨他。剧情到了这里,妥妥的全民反水,北有“赤眉军”,南有“绿林军”,全国形势一片大糟。
王莽一介书生,打打杀杀,难免吃亏。于是起义军冲进城里,一刀把他捅死。他的头颅被人砍下,悬挂在闹市中心,尸身扔在大街上,任由百姓糟蹋侮辱。
关于王莽之死,还有一个版本,说他在理想破灭,大势已去的情形下,跳进火海自焚了。我更愿意相信这一种版本的说法,一个理想主义者是应该赴汤蹈火的,伟大崇高的理想主义不都是在腾腾烈焰中熊熊燃烧成灰烬的么?
王莽和他的新朝以及完美的乌托邦梦想就这样被扔进历史的垃圾桶里。
刘秀夺回了江山,东汉的史官开始极尽贬损之能事,给王莽贴上各种标签,就连他之前做过的好事也全部斥为虚伪,拒不承认。王莽建立的新朝21年的历史被并在汉史当中,这是儒生们有意为之。他们自己对这段历史视而不见并希望人们忽略,因为王莽的失败是儒生们的集体失败。理想的破灭总是令人尴尬的,说它作甚?更何况,王莽篡汉是令帝王们警觉的事件,儒生们要与之划清界限,撇清关系。
一个饱读诗书的人,从内到外都散发了书生特有的浪漫和理想化的色彩。王莽的出发点也许是好的,但太理想化手段从来不适合政治,尤其不适合当时的中国。治理国家如此,日常为人处世也如此。
王莽,一个有远见而无私的社会改革者。他是儒生们的代表,他成功了,当了皇帝。他失败了,身败名裂,理想和情怀从来都不能战胜现实和利益。
他生不逢时,只能徒留一声叹息!
------END------
如果你喜欢我的文章
可以关注微信公众号
迂夫子读诗词yufuzidsc
王莽谦恭未篡时,一生真伪复谁知?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