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内容摘自《张小龙回应一切!2019微信公开课一人撑到半夜,4小时演讲3万字实录》,文章阅读+摘录时间用了3小时,这里摘录的内容是从我自己的角度来做的,有些内容的顺序也稍有调整,还请不喜勿喷~
微信背后我们到底在想什么
苹果产品的设计来自于博朗公司设计师的一些理念,这一位设计师叫拉姆斯,他提到好的设计的10个原则。
1、好的产品是有创意的,必须是一个创新的东西。
2、好的产品是有用的,它不是没有用的东西,要对人必须有用。
3、好的产品是优美的,它必须优美感很美,你会喜欢它。
4、好的产品非常容易使用,不难用,没有说明书一看就会。
5、一个好的产品是含蓄的,并不招摇的,含蓄,大家体会什么是含蓄。
6、好的产品是诚实的,我们经常说要对用户很诚实,大家更容易理解一个APP什么样是诚实的,但是不知道这个原则对于硬件产品,怎么对用户保持诚实。
7、一个好的产品经久不衰,不会随着时间的流逝迅速消亡。
8、一个好的产品不会放过任何一个细节。
9、一个好的产品是环保的,或者说是不浪费太多资源的。
10、好的产品会尽可能少的体现他的设计或者说少即是多。
大家很多人在微信这里会碰壁,当你的目的只是用微信获取流量,这并不是我们倡导的原则,我们更多的是要做好的产品出来跟我们分享我们的用户。
微信的启动页为什么老是一个人看着地球,为什么不放一个广告呢?不希望你跟最好的朋友说话,先看他脸上的广告,然后取下来再跟他说话。
当我们认识到这一点,任何一个改动都用五亿人站出来不满意的时候,我们就知道不能按用户的投票决定要不要改,如果用户投票,我们什么都不能改了。我们只能按照自己专业的判断,觉得我们应该往哪一个方向去做。重要的是我们必须让我们的产品必须往前去适应这个时代,而不是害怕用户的抱怨就不去改变它了。
我发现很多的想法看起来是突如其来的,往往是上帝安排的,我觉得大家要珍惜你的每一个突然来临的想法,很可能就是你的灵感。
在长达半年的时间里面,微信用户量都特别少,特别少的原因是,对于一个新产品来说,让别人一下子接受它,并不容易。但是我们坚持了一个原则,如果一个新的产品没有获得自然的增长的曲线,我们就不应该推广它。在前5个月里面,我们基本上没有自己推广它,我们只是想看微信这样一个产品对用户有没有构成一个吸引力,用户愿意不愿意自发传播它,如果用户不愿意,我们怎么样推广它,也是没有意义的。
我们庆幸做了当时看起来很重要的决定:
第一没有批量导入某一个好友,比如说通讯录或者QQ好友,而是通过用户自己手工一个一个挑选。
第二个没有在产品还没有验证是能够产生自然增长的时候,就去推广它。
这两个事情做对以后,虽然时间花的长一点,但是使得它真正开始起飞的时候,它是很健康的。
微信的原动力
1、微信:做最好的与时俱进的工具,甚至是生活方式的工具。
当时有一个念头,如果微信能够深入到每一个人的沟通里面去,它的好友都在里面,能够跟好友在里面频繁的交互,那么它应该可以深入到一个人生活里面去。我们会影响一个人怎么样跟朋友沟通,怎么样社交的,甚至怎么打发他的时间的。
如果他没有这样一种梦想的话,最终就会很快把自己当作一个流量的经营地,很快把流量耗光,这个事情也就结束了。
2、公众平台:让创造价值的人体现价值。
做公众平台就要思考一个问题,我们最终的导向或者出发点是什么?如果没有这样一个出发点,那么我们可能会像大量的运营商一样,做成一个流量分发的平台,然后就很乱了。而微信作为平台来说,我们希望它是帮助创造者体现价值。
这两年会把很多的应用,很多的APP目标都变成去争夺用户的停留时长,这还不是最主要的,最主要的是技术的使命,或者互联网的使命是应该帮助人类提高效率,而不是让他把时间耗在你的应用里面。
一款沟通工具,你的目的是一定要很高效帮助用户完成他沟通的任务。
一种资讯类的工具,应该帮助用户在最短的时间里获得最有用的信息,而不是说非要给他很多没用的信息让他尽可能花多的时间在里面寻找,作为搜索引擎,第一个就是要获取他想要的结果,这是最高效的。
公众号不是为自媒体而做。从平台角度来讲,一个好的平台应该自然的会鼓励更多的内容创造者来创造好的内容。平台的责任在于我们应该用一种机制能够使得更多的人在里面去产生更多的优质的内容,如果没有更多的优质内容产生,一定是我们平台做的不够好,我们对它的吸引力还不够大。
改版只是帮助用户重新梳理阅读的方式,使它更有效还是效率更低了。我们改版的目的是让用户阅读的效率更高了,他进去找一篇文章更容易找到,浏览文章更方便了,是效率的问题。本质的问题并不是看这个文章的效率问题,本质的问题是,这些内容对他有没有吸引力。
下一步的任务:
(1)怎么在公众平台上产生优质的内容
(2)对内容的形式也会做尝试,比如说视频化的展现。在去年会看到公众号的APP,大家可能会寄于很大的希望,但是它只是帮助公众号的发布工具而已。
3、小程序:让创造价值的人获得回报。
为什么小程序是未来。因为APP代表下载安装的服务,这个体验并不好,而网页的体验也并不好。小程序应该是在这样一个年代里面出现,对用户来说最友好服务的界面。
最近看到特别好的案例,包括线上线下的案例都有。在线下大家会用小程序做店和顾客的连接器,在线上就有更多这样的线上的案例。
接下来要做的重点:
(1)小程序在线下是要通过扫码获得的,在线上它应该是通过搜索和社交这两个渠道获得。
(2)小程序正在完善它的评价体系。
(3)小程序找回的问题。
(4)强提醒与小程序之间的联系,还要想办法,不会用粗暴的消息推送方式。
强提醒的本意是希望用在线下,在线下设置强提醒,当发生什么事情的时候,可以提醒我一下。
4、小游戏:关于创意的平台
小游戏应该是体现创意的地方,不应该是所有人都在玩儿消消除这样的游戏就是小游戏。所谓创意,游戏是一个载体,或者小游戏是一个载体,可以承载各式各样的创意。
外界对小游戏的理解,就是现在那些比较小型化的游戏套用一个小程序的壳,变成了小游戏。我们自己并不是这样理解小游戏的。
衡量小游戏平台的成功:只有当我们的游戏充满了各式各样创意的时候,并且让这些创意得到他应该有的回报,那么我们这个平台才能真正变得很有价值,因为最终我们的用户会在这里使用最多,并且给用户带来的价值也是最大的。
5、朋友圈:社交本质
朋友圈本质是开创了新的社交场所,它不只是时间流,如果说的话,他是一个场合,是一个广场。可以跨越地理和时间,用半小时把朋友圈看完以后,其实你已经完成了当天线上社交的一个任务,既然是这样一种高效率的社交工具,那当然很难离开他。
朋友圈也有他的弱点,它是一个完全公开的广场,公开发声的压力感比较强,朋友越多,压力越大。
当在每一个社交工具里面,压力过大的时候,我们应该有一种新的方式去进行一种更放松,更没有压力的一种社交的行为,或者自我表达的行为。这里很矛盾,我们希望一个人表达的很轻松,如果最没有压力,自己对自己说话是没有任何压力的。但是自己对自己说话是不可能获得朋友的回馈,也就是说它没有社交的好处,是没有回报的,他跟人说的话被越多人听到,他的社交回报越大,但是他的压力也会越大。很多人因为这样子,朋友圈设成三天可见,他自己觉得压力小一点,但是很多朋友跟他反目了,这是有可能的。
一个手机APP,是跟着你走的,并不是电脑放在那里,你只能去看他,手机端APP是可以记录你在做什么。同样是发一个信息,如果发到一个电脑里面类似微博的东西,你在回忆,你在记录想法。但是在手机里发是实时,是亲身经历的东西。很多的应用,从PC时代迁移到手机时代是有问题的,因为没有转换过来这样一个观念。
6、微信视频
微信的视频其实是希望能够记录下来自己和真实的世界,以及你对真实世界的反应。最终的走向是会让用户在压力最小的情况底下能够很自由的拍一些东西,记录他自己或者他做过的事情。
拍摄照片或者视频,首先是因为分享而有意义,而有需要。微信不会做视频记录(每个人来记录自己的视频,只能自己看到),视频也不会做视频相册,放在那里让别人看到。我们要做的是,能够让一个人真正的去记录他正在经历的东西,然后让他的好友能看到,并且这个过程是不应该类似朋友圈的,如果类似朋友圈就不会做这个东西了,朋友圈里有视频。
其他
6、信息流:我们并不考虑什么是信息流,只是想用什么合理的方式展现信息。
7、AI:我们并不会跟风来做AI,而是说AI是要落地到我们实际的功能或者场景里面去。当AI用到我们产品里面去的时候我们会思考AI给我们带来什么。
8、企业微信:正在尝试的一个方向,这个方向把它简称为“人就是服务”这样一个模式,就是让每个员工可以直接提供服务,并且因为人的背书使得客户对于店背后的服务和人都会更加的认可一些。企业希望企业微信能够把企业微信的人作为他们的一个很重要的资源,可以作为服务提供出去,那我们就在想一点,像汽车如果出问题了要去4S店,这个时候有几个选择,第一找这一个店员的微信,第二个找4S店的小程序,第三个去找它的APP,第四个找它的网页,大多数人会直接找这个店员,如果加过这个店员。
9、红包:1)在春节期间会上线一个能力,企业微信的用户或者企业是可以在企业微信里面申请红包封皮,红包皮。2)我们意识到一个问题发红包越来越变成一种赤裸裸金钱的交易,我们会想办法在红包利佳一些情感化的元素,比如说可以自定义一个表情放进去,这样你的红包更多是体现真正的心意,而不是只能用钱来衡量。
10、卡包:重新做一次新的改变,改变的结果是希望通过消费的行为,和电子的连接能够做自动的关联。这里希望在这一块取得突破,对于线下消费连接的通道。
11、团队:对于团队来讲养成了一个习惯,我们自己做个功能,每一个服务背后的意义,或者说梦想在里面到底是什么。如果一个功能纯粹为了流量做,而想不出给用户带来什么价值,这个功能一定是有问题的,或者他是不长远的。我认为正是这样每一块都去想他背后的一丝一毫的意义,这个是支撑起我们整个团队走到今天的一个很强的理由,并且帮助我们做出正确的选择。这是产品和功能背后我们所思考的意义。
微信的梦想是什么?
从个人用户的角度来说,希望成为每个人最好的朋友,虽然它是工具,但是它是工具性的朋友。从平台角度来说,我们希望建立一个市场,而这个市场是要让创造价值的市场,在强和单之间,我们从会选择单这边,对于市场来说如果做大了,要限制你,如果刚起步会扶持你,我们希望这个市场反而是一个非常活跃、充分竞争的市场。即使面对未来,我们很少威胁来自竞争对手,威胁反而来自我们自己。自己有没有很好组织上的优化,自我组织的能力,只有基于这种能力,能不能继续保持一种很创新,能够不断突破的能力。
我经常想的是,如果微信不能给用户带来哪怕多一点点希望,那么我们就没有办法判断我们做的事情到底是对的还是错的,所以它也是我们衡量的一个准则。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