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义县实验小学 蓝梅英
在3月21日、22日两天的精英班主任培训中,有幸聆听了张鲁川博士《将班级建成学生的自治组织》的讲座,特有感悟,反思自己22年的班主任工作真的是累而低效,终于感悟到有视野、有格局的教育是不一样的。
一、何为班级
一直以来,我总是认为班级就是学生上学共同学习、生活的学校由老师管理的一个特定单位。很多资料中班级就是指每位学生自入学时起所归属的那个组织和由此而形成的具体时空。
当然班级,是一种教学组织形式。班级是学校的基本单位,也是学校行政管理的最基层组织。
张博士明确指出班级是一个一群年龄相仿的学生在一起共同学习、交往和参与各种活动的主要而稳定的场域。这让我对班级的定义更为明晰。
同时张博士还提到了目前班级的两种主流形态:教学班,行政班。教学班是教学组织形式,行政班是基层行政组织。不管是哪一种形式都体现了工具价值。这让我对班级的感悟又深了一层。
教学班,行政班这两个概念在我们的教育中经常出现,而李教授曾提出的教育班和张教授讲的“班级应成为学生的自治组织(有归属感才有责任感、认同感)”让我对班级的理解醍醐灌顶。
“自治组织”马上让我想起班级管理中的岗位设置。一直以来,在孩子刚入学时,我们总会在班级中设置很多不同的岗位,当然这个岗位不仅是班干部的岗位,还有劳动岗位,值日岗位等。刚开始,每个孩子的工作,劳动,值日等状态都是新鲜好奇的,但又是自在的,可时间一久,会发现这些岗位中有些孩子的状况不那么对了,需要监管,这应该是发挥班主任的职责了,如何让孩子在班级这样的共同生活中的自在状态提升到公共生活的自为状态。
张博士的一个共同生活提升到公共生活,学生的自在状态提升到自为状态,简明扼要概括出班主任的职责所在。这就是教育术到教育学的一个提升,如何让教育术提升为教育学,这就是教育的智慧,是每个班主任要探究学习的。
二、班级何为
班级的功能是什么呢?班级的作用又是什么?张博士告诉我们要营造“自主管理”“自主教育”的班级学习氛围,说到班级计划,班级总结和班级的岗位设置需要学生的参与,且是学生占主导权。在给大家分享的视频中,我们看到一个班级的班规也需由学生主动参与制定和修改。
这让我想起了我们中国特色的“民主”,许多时候,可能是忙碌的教育教学工作带来的一系列问题,导致许多班队课,许多活动都成为形式,这种形式依然就是班主任主导,没有真正实现学生占主导地位。
记得我在一年级班会课的时候,让孩子们一起参与制定班规,却发现整整两节课时间,每个孩子争得面红耳赤,却到最后也没争出什么,依然是老师提出的那几条班规。以后的几次班规制定我就只是请班干部参与,忽略了学生主导,忽略了自主氛围的创设。
认真反思,在过去的班级管理中,正因为自己的不放手或者说不敢真正的放手,所以班主任工作感觉累而低效。在接下去的工作中,应努力学习,争取将班级真正建成学生的自治组织。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