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鄂温克族的百年孤独——《额尔古纳河右岸》读书札记

鄂温克族的百年孤独——《额尔古纳河右岸》读书札记

作者: 艳子微时光 | 来源:发表于2024-01-05 07:51 被阅读0次

我在读到这本书的时候,第一次充满了对生命“对山川溪、对清风日月、对起舞的萨满、对夜里的月光,由衷深沉、不知所以但一往情深的爱。

驯鹿逐苔藓而栖,人们在森林中相遇。人们在森林中相遇,也在森林中分离。人们在自然中获得,也在自然中失去。我们就如自然中的精灵一样,你看到水鸟从湖面上飞起,你牵爱人的手,在山巅看遍山红野架起了篝火,月光下萨满起舞,人们饮酒纵歌,直至天亮。我当时拿到这本书,我几乎没有忍住一下,就把它读完了。读完之后,感受到了那种遥远的、神秘的、充满野性的那种美,一次又一次地呼唤着我。就像是故乡的亲人一样呼唤着我。物质可以给你的生活一些幸福感,但物质没有办法给你内心真正的满足。当我生活特别焦虑的时候,这本书给了我逃离原本生活的一个绝美的精神旅程。

——董宇辉

没错,是在看了董宇辉的直播推荐,产生共鸣,才读了迟子建的《额尔古纳河右岸》。

迟子建的《额尔古纳河右岸》,曾荣获了第七届茅盾文学奖,经由董宇辉曾多次推荐,在直播间已经卖掉了100多万本,甚至说以后刻在自己的墓碑上 ......

这是这本书的奇迹,这是直播界的清流。

额尔古纳河在哪里

查了地图,额尔古纳河在中俄边界,这是一个有争议,有故事的河流。额尔古纳河缓缓奔流,地久天长。河岸人们生来死去,历经沧桑巨变。

三百多年前,俄军侵入了我们祖先生活的领地,他们挑起战火,抢走了先人们的貂皮和驯鹿,把反抗他们暴行的男人用战刀拦腰砍成两段,对不从他们奸淫的女人给活生生地掐死,宁静的山林就此变得乌烟瘴气,猎物连年减少,祖先们被迫从雅库特州的勒拿河迁徙而来,渡过额尔古纳河,在右岸的森林中开始了新生活。所以也有人把我们称为“雅库特”人。在勒拿河时代,我们有十二个氏族,而到了额尔古纳河右岸时代,只剩下六个氏族了。众多的氏族都在岁月的水流和风中离散了。所以我现在不喜欢说出我们的姓氏,而我故事中的人,也就只有简单的名字了。

小说以一位年届九旬的鄂温克族最后一个女酋长的自述口吻,讲述了在中俄边界的额尔古纳河右岸一支与驯鹿相依为命的鄂温克人几代人的岁月,时间跨度长达百年。

本书分四章:《清晨》《正午》《黄昏》《尾声——半个月亮》

这四个名词象征了一个女人的一生,从生到死,作为百岁老人,也看见无数人的爱恨情仇,婚丧嫁娶,生离死别。

这也象征了鄂温克人的兴衰史。鄂温克族世代游猎,信奉萨满,与驯鹿为伴。人们在自然中获得,也在自然中失去。这个游猎民族同样无法逃脱时代的洪流。俄国人来过,日本人来过,共产党来了,建国了,动乱来了,森林砍伐,传统的狩猎民族下山到定居点。

如果说我的这部长篇分为四个乐章的话,那么第一乐章的《清晨》是单纯靖新、悠扬浪漫的;第二乐章的《正午》沉静舒缓、端誫雄浑;进入第三乐章的《黄昏》,它是急风暴雨式的,斑驳杂响,如我们正经历着的这个时代,掺杂报一缕缕的不和谐音。而到了第四乐章的《尾声——半个月亮》,它又回到了初始的和谐与安恬,应该是一首满怀憧憬的小夜曲,或者是弥散着钟声的安魂曲,我不知道自己谱写的这部心中的交响曲是否会有听众。我没有那么大的奢望要获得众生的喝彩,如果有一些人对它给予发自内心的掌声,我也就满足了。

有人将这本书类比哥伦比亚作家加西亚·马尔克斯《百年孤独》。诚然!

首先,同样是几代人的百年沧桑历史,荒诞的离奇感。

其次,并不太容易阅读,因为太多的出场人物,且人名难记。

还记得,加西亚·马尔克斯《百年孤独》几代人均同名出场,一不留神,还以为死去的人又复活,让人犯晕。

迟子建的《额尔古纳河右岸》同样有这个问题。本书不象传统小说,有一个或几个主要人物,而是刻画了鄂温克人的群像,人员众多,人名难记,例如,达玛拉,达吉亚娜、依芙琳、安道尔,玛克辛姆,瓦罗加......在阅读时常常会不知道在说谁。

我讲了一天的故事,累了。我没有告诉你们我的名字,因为我不想留下名字了。

有一些人的结局,我是不知道的,比如抛弃了柳莎和马粪包的那个女人,比如瓦霞,再比如葬完妮浩后又神秘失踪的贝尔娜。故事总要有结束的时候,但不是每个人都有尾声的。

就像本书中自述的这位女酋长未留名一样,其时有名与无名都一样,在时光隧道如光亮一闪,旋即消失得无影无踪。谁会记得你,你又记得谁?

欣赏迟子建的文笔,空灵的,柔软的,诗意的,哲思的,像一位长者带着你行走在额尔古纳河右岸的河边,带你去看山川溪流、日月星辰,带你去看丰富多彩的民族风情和纯美的爱情,带你去感受那顽强的生命力和自然的灵魂。

历史的车轮滚滚向前,随着时代的变革,随着科技的进步,鄂温克族最后一代酋长也已经去世了,鄂温克人原本沿袭了千年的传统被迅速地改变了,消失了。

作家用史诗般的笔力讲述民族史诗,很显然,一些民族,一些文化淹埋在时代尘烟,被消灭,或被同化。这倒底是好,还是不好呢?

附:摘录片段

1.我不愿意睡在看不到星星的屋子里,我这辈子是伴着星星度过黑夜的。如果午夜梦醒时我望见的是漆黑的屋顶,我的眼睛会瞎的;我的驯鹿没有犯罪,我也不想看到它们蹲进“监狱”。

2.世界上没有哪一道伤口是永远不能愈合的,虽然愈合后在阴雨的日子还会感觉到痛。

3.我留下了这只眼睛,虽然我知道因为看过太多的风景和人,它的眼睛和我的一样,不那么清澈了。

4.我发现春光是一种药,最能给人疗伤。

5.你去追跑了的东西,就跟用手抓月光是一样的。你以为伸手抓住了,可仔细一看,手里是空的!

6.没有路的时候,我们会迷路;路多了的时候,我们也会迷路,因为我们不知道该到哪里去。

7.在我看来,风能听出我的病,流水能听出我的病,月光也能听出我的病。病是埋藏在我胸口中的秘密之花。我这一辈子,从来没有进卫生院看过一次病。我郁闷了,就去风中站上一刻,它会吹散我心底的愁云;我心烦了,就到河畔去听听流水的声音,它们会立刻给我带来安宁的心境。我这一生能健康地活到九十岁,证明我没有选错医生,我的医生就是清风流水,日月星辰。

8.你爱什么,最后就得丢什么。你不爱的,反而能长远地跟着你。

9.我已经说了太多太多死亡的故事,这是没办法的事情。因为每个人都会死亡。人们都是从同一个地方出生的,死时却各有各的走法。

10.我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虽然鹿铃声听起来越来越清脆了。我抬头看了看月亮,觉得它就像朝我们跑来的白色驯鹿;而我再看那只离我们越来越近的驯鹿时,觉得它就是掉在地上的那半轮淡白的月亮。我落泪了,因为我已分不清天上人间了。

相关文章

  • 额尔古纳河右岸

    额尔古纳河是中俄中间一条天然的界河,左岸是俄罗斯,右岸是中国的领土。这本书讲述的就是生活在额尔古纳河右岸的鄂温克族...

  • 读书 | 《额尔古纳河右岸》

    昨晚做了一个梦,梦到自己与一群鹿生活在一起,鹿角顶着星光。 我不愿睡在看不到星星的屋子里,我这辈子是伴着星星度过黑...

  • 读书:额尔古纳河右岸

    疫情时期,让我能够在十月份的每个节假日里静下心来读书,重温迟子建的小说《额尔古纳河右岸》。记得十月中旬写过一篇文章...

  • 读书•额尔古纳河右岸

    《额尔古纳河右岸》是迟子建的一本小说,该书获得了茅盾文学奖。 之所以会阅读这本书安全是因为董宇辉在视频中的推荐,怦...

  • 《额尔古纳河右岸》之栖居

    又看了一遍《额尔古纳河右岸》,趁印象还算深,写点什么。 敖鲁古雅鄂温克族,是鄂温克族的一支,一个与驯鹿相依为命的民...

  • 上:《不要给我一袭,像秋天一样的羽毛裙》

    ——读《额尔古纳河右岸》上 额尔古纳河右岸的风景是美的。 “...白桦树是森林中穿着最为亮堂的树,它们...

  • 7月,这份书单不可错过

    1.《额尔古纳河右岸》 小说以一位年近九旬的鄂温克族最后一位酋长女人的自述,写了鄂温克族的百年沧桑、生存现状。这些...

  • 《额尔古纳河右岸》与回不去的故乡

    迟子建的《额尔古纳河右岸》是一部描写大兴安岭地区鄂温克族生活和经历的小说。作家被一位鄂温克族画家吸引,进而有机会采...

  • 中国最后一个游猎民族:敖鲁古雅的鄂温克人

    @清书架系列 | No.2 《额尔古纳河右岸》 作者:迟子建 关于本书 《额尔古纳河右岸》是迟子建2005年出版的...

  • 《额尔古纳河右岸》

    “我是雨和雪的老熟人了,我有九十岁了。雨雪看老了我,我也把它们看老了” 没有路的时候,我们会迷路;路多了的时候,我...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鄂温克族的百年孤独——《额尔古纳河右岸》读书札记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shjfnd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