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亚当.斯密1776年出版的《国富论》的第一章“论分工”里,作者给我们举了个扣针制造业的例子。一个劳工,如果不知道如何使用制造扣针的机器,“也许一天也做不出1枚扣针,要做20枚,当然是绝不可能的了”。但是通过机器以及分工协作,平摊下来,一人一天能做4 800枚扣针。
这样看来,在亚当.斯密时代的扣针制造厂,每出现一个操作机器的劳工,就得有240到4 800名做扣针的劳工丢掉饭碗。那么扣针制造业导致的失业率就会高达99.98%。
你认同这个逻辑吗?
我想答案一定是不,要不现在岂不是遍地都是失业的人?但是知道为什么这个逻辑是错误的人可能并不多吧。
这个逻辑源于一个谬误:用更有效率的方式去做事,只会消减工作机会。换句话说就是,采用低效率的方式去做一件事,反而可以创造工作机会。
可以用数据让大家明确一下。威廉.费尔金在《机器针织和花边织制商历史》(History of the Machine-Wrought Hosiery Manufactures;1867年)中告诉我们,到了19世纪末,针织袜业所雇用的劳工人数,比世纪初的时候反而增长了至少100倍。
就是你本来以为失业率高达99.98%的行业,雇佣人数反而比世纪初的时候反而增长了至少100倍。
这是为什么呢?让我来举一个通用于大多行业的范例,大家就懂了。
假设扣针制造商发现有种机器可以用以往一半的人力生产扣针。于是,他购置了这种机器,并且裁掉了一半的员工。
首先生产这种机器,需要员工,但是生产机器所投入的劳动量肯定少于制造商购置机器时期望能节省的劳动量,否则就没有经济效益可言,这么算来,就业机会仍然出现净损失。
那么到下一步,既然机器可以产生更多的利润,那么那位制造商就有了更多的利润。而那位制造商只有三种途径用掉这些多出来的利润:(1)用超额利润扩大生产,购置更多的机器,生产更多的大衣;(2)将超额利润投资到其他行业;(3)将超额利润用于个人消费。无论把利润用于哪个方面,他都会增加就业机会。
所以,不管支付给什么人(除非他是一毛不拔的守财奴),他所间接提供的工作机会,将和他削减的直接工作机会一样多。
然而事情并不会就此打住,既然制造商获得了优势,他自然会扩张,购置更多机器,同时,威胁竞争者,逼迫他们着手添置机器。于是,机器生产工人将得到更多的工作机会。
同时随着竞争加剧和产品增多,他们会开始压低扣针的价格。而扣针越便宜,买得起的人就越多。
假设扣针的价格从2美元降为1美元,且总销量跟以前相比持平。其结果就是,消费者和以前一样都有了扣针,而不一样的是,每位消费者节省下了1美元。他可以把这1美元花到其他地方,从而增加了其他行业的就业机会。
所以以长时间的角度来说,就业反而增加了。这也是为什么到了19世纪末,针织袜业所雇用的劳工人数,比世纪初的时候反而增长了至少100倍。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