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一生到底需要读多少本书呢?这个问题,可能很多人都没有思考过。有的人可能一年读过的书不超过20本(教材除外),他们把时间都用在工作、娱乐和消费上了。可是,越富有的人,如沃伦巴菲特、李嘉诚等,却愿意花大量的时间在阅读书籍上。他们读书的目的到底是什么呢?
01
读书的目的是什么?
富有的人经常会遇到复杂的事情和特殊的境况,急需寻找解决问题的办法;创业的人则更需要了解知识去管理企业和团队;精英人士则希望通过阅读书籍来提升判断能力、理解能力和说服能力。
社会在不停地发展,新的事物也在不停地涌现。遇到了新的情况,我们需要通过不同的视角去判断和分析。如果判断错误了,就会导致决策和战略失误。正如诺基亚则因为判断失误而卖掉了手机业务。
那么普通人是否不需要阅读书籍了呢?
只要人们对现状不满意,想要提升自己的认知能力,完成阶级跨越,就一定需要阅读书籍。例如人文社科类的书籍,涵盖人类多年的文明,积累了大量的思想精华。
可是,如何可以在有限的时间内获取这些思想的精华呢?如何才能在简单了解一本书之后,大概翻一翻书,找到自己需要的知识点,然后就可以猜出书后面的内容。这就需要拥有思维模型。
02
“思维模型”是否真的如此重要?使用思维模型可以迅速找出一本书中很多关键的信息。因为思维模型基本涵盖了人文社科领域90%以上的话题。同时,打开思维,让视角更全面,知识更容易成体系。对于几乎所有的理论著作来说,都是在论证两种对立的价值观谁对谁错。
《给大忙人的高效阅读课》中提出了两种底层逻辑思维:
1.社会繁荣是由个体促成的。为了确保社会的繁荣,就应该鼓励哪些勤奋和聪明的个体,激发他们的斗志。让他们不停地创造更多的财富和商业奇迹。圣经《新约·马太福音》一则寓言: “凡有的,还要加倍给他叫他多余;没有的,连他所有的也要夺过来”。
改革开放初期,国家就是大力鼓励一部分的人走出去,利用自己的能力去创造更多的财富,很多人选择下海经商,赚取了人生的第一桶金。这就是鼓励个人去创造未来,创造更多的奇迹。
2.社会的繁荣来自公平和正义,来自于大家对于集体的贡献。我们不能让穷人太穷,也不能让弱势群体无家可归。社会应该更多地关心弱者,让他们也能分享社会进步的果实。也就是多数人照顾少数人。
儒家的重要经典《礼记》中的《礼运》篇描述大同世界的社会景象说:“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矜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男有分,女有归。货恶其弃于地也,不必藏于己;力恶其不出于身也,不必为己。是故谋闭而不兴,盗窃乱贼而不作,故外户而不闭,是谓大同。”
中国的大部分家庭均采用第二种思维方式。如家中有能力出众者,父母则希望孩子之间可以互相提携和帮助。这样整个家庭才会更加的和谐。而不会一个家庭特别的富有,而其他的人却衣不蔽体,食不果腹。
随着社会的贫富悬殊加大,社会开始处于动荡不安的状态。仇富心理的人越来越多,人们更加希望采纳第二种思维方式,利用政府的能力,将教育、医疗等民生资源更加均衡。达到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的状态。
总结: 第一种思维更加强调个人奋斗的力量,第二种思维则更加强调集体的力量。当我们开始拥有了底层逻辑,那么,我们可以通过这些更深刻理解作者想要解决的问题,使阅读更加高效。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