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无兵的文化一一也谈甲午

无兵的文化一一也谈甲午

作者: 马洲资善 | 来源:发表于2016-06-04 21:38 被阅读0次

    值甲午海战爆发120周年之际,仅从普通一兵的角度也来说两句。

           历史地看,中华民族也曾尚武,也有军事思想、文化、制度的传统,金戈铁马、捐躯死国的慷慨激昂,但是自先秦以后渐趋式微,血越来越冷,尚武文化越来越淡。尤其是赵宋王朝,历史上第一次大规模实行募兵制,将当兵仅仅作为一个养家糊口,甚至混吃混喝的行当,灾年招兵只为防民变。由这些社会底层无产者甚至流氓者组成的军队进一步将自己推出了文官掌控的统治集团,并反过来加速使中国军人滑向社会的底层和边缘,“好男不当兵”,从军不再是社会精英投身家国天下的重要途径,中国彻底失去了兵的文化和传统。所以,赵宋王朝才会坐拥百万兵徒受靖康耻。

           而这种文、武分道也切出了中国文化的两面,文的更“文”,武的更“武”,失去了血性和“文”化滋养的中国兵文化在自己狭小的空间里自怨自艾,泣血低徊。两宋亡于金、元,明亡于满清皆有此中原因,毕竟抵御外侮首靠军人,他们不行,靠老百姓的血行吗?

           任何精神都需要文化的滋养。失去了文化血脉的中国兵文化孕育不出真正的军人。所以,北洋水师在海战中可以浴血奋战,但官兵平时也敢违令嫖妓狎娼; 一边拿着数倍于八旗和绿营的高工资,一边却掩护或直接动用军舰走私烟盐; 甚至在明文规定各船管带必须住船的情况下,丁汝昌却在刘公岛为各级将领盖出租房,收取租金。军人的精神不是简单的不怕死,不是战场上的一时之勇,军人的骄傲也不是因为某场单纯的军事胜利,而是对军人职责使命的崇敬和追求,在日积月累中形成的职业素养,而这些是先秦以后中国军人丢失的最宝贵的财富,是我们兵文化的母体。

           当然,这并不是说日本的武士道和军国主义就高尚,而是讲它具有自身的传承,新渡户稻造甚至认为,“武士道类似西方的骑士道,是高尚的道德”,显然已将其上升到文化的核心层面。日本武士作为武家政治的绝对支柱,在幕府时代得到了极大发展,在日本近代化的进程中又实现了华丽转身,顺利进入社会统治的高层。所以,日本在面对西方先进军事技术时,比中国文官集团更容易作出迅速而激烈的反应,不纠结于“体”、“用”,更懂取舍。事实上,后来打嬴甲午之战,并继续引导日本走向军国主义的就是这个群体,更是这种战争文化。

           我们不可能羡慕军国主义。但是,一个无兵的文化同样可怕!  

                                               写于2014年7月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无兵的文化一一也谈甲午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shnldt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