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是给柴静留下强烈生命印象的人,这一个个人物一个个新闻报道一条条片子也折射出她的成长与蜕变。从最开始在新闻评论部为制片人、奖金、虚荣心,为恐惧而工作的她;到初入新闻调查栏目组时的轻度躁狂与些许矫枉过正的她;再到收起所有的立场和情感客观地看待问题,发掘真相的她;以及后来发现自己刻意抽离出来,用戒律绑住了自己真实情感的流露也是一种对自己的过于在意。最后又领悟出了另一种可能—客观是对事件中的任何一方都投入其中,有所感受,相互冲突的感受自会相互克制达到平衡,呈现出客观的结果,露出世界的本来面目。她的报道在努力挖掘事件背后的真相,真实有力、撩人心弦,有非典期间的温暖医生、为情义服毒的小学生们、同性恋患者,还有环境污染、征地拆迁、教育类、杀人犯药家鑫报道等等。看完这些事件你会发觉人生而渺小但生而有情,温暖感动。
其实这六年多的时间里,我们每一个人的职业成长一路应该跟柴静类似,有所怯弱到无畏躁狂再到经验沉淀最后沉稳自知与自省。当然,成长之路并没有尽头,但想提醒告诫自己的是任何时候都不要过多去想某个事物某个人应该是怎样的,而让其自由发生自由发展,不要带有太多的预设。没有任何期待和面子的人生是最美好自由的,因为这样,人才能听到自己的心。
最后,这也是考试之后这么久以来看书写的第一篇读后感,想记录下自己一点可喜的变化,那就是我发现自己的内心变得越来越柔软了,更能感同身受了。能感受就更能理解,能理解就更能宽容❤️。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