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晚八点两个会议同时举行,一个读书营我是班长在社群主持,一个演讲营部比赛,腾讯会议我的面条在第18个出场我场外观摩就好。
今天来说说读书营那个,我好像习惯性地容易把问题想得很琐碎,是不是和之前市场部的工作经验有关?小到翻页笔里的电池都要备好。说回来,比如,一个小时的会议,直到晚上八点临开场前,老师还没有把确定分享过稿经验的同学落实好,老师表现出的淡定和我的着急有了鲜明的反差,因为按照我以往的经验,社群主持不用声音不用出镜是非常好控制的,稿子都能提前写好,一段一段发就是了。
我当时着急的点无非就是担心同学们不够活跃,人员名单老师说簇拥提前知会让我挺郁闷,我还是提前半小时去群里热场,十分钟开场前再倒计时,可能是每个社群的调性不同,有的会玩各种游戏,成语接龙猜谜语等,发红包吸引更多的人,可是之前老师说,大家都很忙,也不用固定着做什么事,于是我就耐着性子在临开场前十分钟招呼了一下大家,这时老师在班委群里还让我不要着急。
可是我都快急出病了。还不要着急?
干脆,我在只知道个流程,其他啥都一知半解的情况下去社群里开无轨电车了。比如老师做的奖状什么时候发,班委的几个过稿的同学可否带头在群里分享?统统一脸懵,全靠临场随机应变。二十分钟后,群里开始“自动造血”,我舒了一口气。
经过了昨天的会,我发现车到山前必有路,这是很好的一次对主持人的考验。昨天临了我还把荐书稿模板给大家。会后班委和老师都夸奖我主持得好,我却做了一次深刻的反思。
不是所有事情都可以提前按部就班,也不是大家都需要按着规定的节奏来,成年人的学习其实不用过分焦虑和紧张,凡事努力过就顺其自然。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