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孕育于自然的探究课程—赏析钱锋的“万物启蒙课”

孕育于自然的探究课程—赏析钱锋的“万物启蒙课”

作者: 我叫徐老师 | 来源:发表于2017-06-05 09:05 被阅读0次

    当大家为国际课程汲汲追求时,殊不知国内优秀教师对课程设计的探索,早已经将跨学科,探究等这些西方学习科学强调的方法论,化形为一体了。


    万物启蒙

    钱锋老师的万物启蒙课的课堂叙事,我看了三遍。第一遍时常被他的文笔所打动,不禁回忆起自己幼时在田野里奔跑嬉戏,课余后在全四本百科全书里面徜徉,暑假里在故宫里面给陌生人做向导的经历。虽没有学习”万物启蒙”这样的课程,但似乎,我就是这样相似的探索中得到了启蒙。我曾说过,未来的学校/课堂应该是没有边界的,而钱老师的万物启蒙课让我找到例证。钱老师说:完整的课程,就是完整的生活。不禁让我想起,陶行知的「生活即教育」、「知行合一」和「社会即学校」的教育理念。

    读第二遍时下意识地开始思考,分析,这样子打动人心,启发灵性的,回归本真的课程,究竟我们该如何欣赏?我尝试着从IB的PYP课程设计角度来从剖析,却发现它们本身的结构和范围略有不同。PYP课程有六大超学科的主题,八大基本概念引领,主题包括了“我们自己是谁”这样哲学命题的追问。类似地,万物启蒙背后也有宏大的主题引领,但是却是由小见大,从具体的物品出发,层层展开。具体到教学设计和实施层面,两者也有不同,PYP选取的内容案例以西方的内容居多,西方老师一般也以英文教授课程,而万物启蒙都是从中国传统的文化符号和意象出发,用母语汉语授课,因汉语音形意象的合体,更容易让孩子理解背后的中国文化,让探究更加容易。

    读第三遍,让我联系起之前看过一个IPC国际小学课程的单元设计。和石头主题课程类似,这个单元的探究主题是生活中常见的“材料”,老师把一辆自行车搬到了教室,让孩子识别,学习不同材料的性质,理解为什么和何时使用它。我也终于开始尝试庖丁解牛,将每个科目的教学,每个流程,用IB课程设计的一些理念来进行分析。

    钱锋老师问:为什么《石头记》课程从科学开始,到文学结束?虽然这是一个跨学科,但目的和主题是确定的。探究课程的逆向设计,从确定目的和主题开始,万物启蒙课程,探究的就是:人自诞生起,就对自己是什么,怎么来,去哪里。这不仅仅是生物学的追问,更是对于自己所处的大地,以及人与自然如何产生关系,是什么样的关系的追问?还有,人类文明的发展?人的一生和人类文明发展又有什么关系?

    具体到《石头记》的核心概念,关键词:形成,改变;人与自然;灵性。自然中一块石头是如何形成?在历史的,自然地理的长河中是如何改变的?人类的文明发展和利用石头如何息息相关,石头从器物到文化的如何绵延变迁,人类如何对于大自然的理解和运用?最重要的是,被人赋予灵性的小石头,代表了什么的人生态度?

    万物启蒙课要培养哪些学生跨學科技能?让人惊讶的是,原本一些我们认为四年级学生很难培养的能力也都有所体现:

      思考技能:孩子们就「石头来自哪里  ,物理性质等」問題進行深入探究及思考c

      沟通技能:孩子们在「石头」这一主题,通过各种活动加强听、说、读、写四方面的语言能力;戏剧课除了口头语言、还有对表情、身体、情绪等非语言交流交流能力也得以展现。

      社交技能:在分组叠罗汉活动中,比如思考——讨论——孩子们应主动与同学沟通,表达自己的想法,认真听取别人的看法,并给予回馈,解决冲突,共同寻求最优解决方案

    信息检索筛选技能:在国博游学中,比如思考——讨论——自己设计游学课程,他们提前从官网了解博物馆场馆。有部分孩子设计了博物馆古代馆和天安门的复合。这个设计,充分显示了孩子们根据主题筛选信息的能力。

    协作能力:在国博游学中,孩子们根据此次出行的时间和任务,讨论商议

    如果课程目的是引领方向的船头灯,课程中大量形成性评估则是我们的航海仪,那么最后,如何看到孩子们的学习成果,达到了我们的学习目的地?《石头记》的总结性评估非常有趣,它是一个真实的任务:孩子们要来设计并实施国博游学课程

    第一步课程准备,规划从学校到博物馆的路线,考察孩子查资料,地理科技工具的使用;尤其是在真实场景中,面对交通拥堵这样的问题,考察孩子对变通方案的取舍。

    第二步是课程设计。除了地图和路线之外,自主设计任务:活动方案、饮食设计、安全预案。

    第三步是课程实施,从中不仅仅可以在参观过程中,看到孩子对之前学习过内容的升华输出,还带出了对孩子公民素养的展现。

    除去对这些课程的骨架的分析,我个人特别喜欢的细节有两点。第一,语文课对文学作品的文本选择和设计。万物启蒙课总共有两次语文课,体现了对不同体裁文本的选择,文本和目的间的对应,以及考虑学生的认识能力,对文学理解的发展性。比如第一次从相对比较抽象但是引发思考的诗歌《幸福的小石头》出发,让孩子感知诗歌文本,到《石头汤》绘本,引发自我反思,再到对《幸福的小石头》,进一步的诗歌赏析,是一个递归上升的过程。

    而第二次课,不仅采用不同的体裁:比如第一个板块是神话,第二个板块是诗歌,第三个板块是成语。并且,根据目的和学生认知选择文本,第一个文本是一个神话的开篇,接近孩子认知;第二个文本则是趋近课程主旨了。课的最后,又诵读了迪金森的《幸福的小石头》,一起唱了主题歌《我是一颗小小的石头》,经历了2个月的课程学习,孩子们对于诗歌的理解也许已经进了一小步,又或者产生了一个新的理解。

    第二,钱老师还考虑到学生对于地图、图表、数据图、说明书等非连续性文本能力的和培养,其实就是我们说的的Graphic/Statistic literacy. 从解答雅思考试的小作文中图表题,到使用生活中的家用电器,大到数据科学家数据中洞察商业机遇,这些都是非常必须的但孩子们又普遍欠缺的能力。

    当然还有很多角度可以来赏析钱锋的万物启蒙课,比如从学习科学,知识构建教学法的角度。不过,我想即便是再有些的课程,教学法,也有变得更加完善的空间:

    1)在目前体制下,孩子们最终还是会参加小升初的考试,探究需要孩子有基本的读写能力,比如孩子不会写“鹅卵石”,不会读“不羁”,不理解“,这些都需要教,该如何在探究的同时,也不疏忽对读写能力的培养?翻转课堂是不是一个比较好的解决方式?比如在上课之前,学生就已经通过翻转课堂的软件,看到了诗歌文本,通过网络查字典,就已经解决了读写的问题。

    2)持久性的评估,建立“学习档案 ”

    “学校有责任展示学生学习情况的证据。作为案例,学习档案是一种收集并存储信息的方法,可以用来记录和评估学生的进步和成绩。” (IBO)

    学生的思维可以灵活拉伸,但毕竟记忆能力的容量是有限,需要存储和重访,需要一个地方做笔头的总结和升华。从科学石头课介绍的物质属性,历史课上旧石器时代和新石器时代的相关知识, 玉石文化小课程,不同学科的知识,需要一个地方联系和总结。

    虽然课程结束前,很多孩子都阐述了自己最难忘的一刻,讲述了自己的故事。但是如果通过一个电子档案记录下来,孩子再互相浏览,评价,甚至下个单元的时候再回顾,联系思考。如此,是不是更加能辅助孩子们的学习,老师也更加可以记录和评估学生的进步?

    2)如何加入科技辅助的元素?

    钱老师用Google地球演示(Simulation)就是一个科技辅助学习的尝试。好的(教育)科技产品的应该是教与学的助推器。比如实现视频翻转课堂的评估工具“Edpuzzle”,适合低年级学生电子档案“Seesaw”,帮助学生理清复杂的石头类型和性质的在线协作脑图“Mindmeister”。

    最后,我想说:我是怀着一种敬畏的心情写这篇文章的。因为不论是IB还是其他探究的课程体系,和万物启蒙虽然有相似的骨架,但精神确是有其独特之处的,背后有着不同的教育哲学。(但IB也强调学习社区,延展学习的空间,某种程度上强调了学习的社会性,和生活教育是不是也有类似?)

    这个课似乎更加强调一种无意识的浸润和影响。如钱老师所说:学习方式也杂糅并包,有时激烈探讨,有时在外面游戏,有时弦歌挥画笔,有时拿起工具敲打锻造。没有所谓的教学法,没有固定不变学习法,就像生活一般,自然流淌。课程,如一条蜿蜒的大河,包孕万千,师生身在其中,大浪淘沙,总会留下一些什么的。

    我想,那么教学是一门艺术,还是一门科学,或者,其实就是我们的生活呢?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孕育于自然的探究课程—赏析钱锋的“万物启蒙课”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shqifx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