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历了猫叔2节分享课和《疯传》,我找到了以下几个传播准备方向。
001人设尽量真实
你的一言一行,就是你的个人品牌。
刚开始用这句话给自己做对标提醒,觉得很有用,在实践过程中,却有压力。
工作繁忙起来,压力大时,尤其是一天中多个环节同时出问题,而有些环节的问题、有些人做的事情,很难忍住不生气,很难按照自己理想状态去做。
猫叔提醒,从长远看,在传播过程中,人设要尽量真实,不要打造完美人设。让我大舒了一口气。
做错的时候,某些环节错的离谱的时候,该发飙该骂人的,就不压抑自己了,憋着一口气处理问题,自己感觉很不好,别人也难受,又不知道我不满的点在哪里,他们做不到位的点也不够明晰。
我开口表示不满,不用强压怒火,教他们怎么处理。只要表示对结果和现状不满,问他们可以怎么处理,或者提出不满,等他们自己提方案。之后大家处事更警醒、考虑的更周全一些、处理问题的速度更快。
我只要提点意见,或者在他们处理的时候优化一下就好了。
去年有人和我说,我有点要求过高,对他们过度严格,就想今年换如沐春风一点的风格,但发现不适合我。
经过调整,我发现,大家还是比较喜欢我在发现他们做的不好的时候,直接表达不满,再给他们提问题,做优化。
002找到能够让人记住的突出点
传播的前提是有东西可以传播,传播的方法和要诀才有用。所以自己需要有一两个非常突出的、能够让人记住的、能够帮人解决问题的点。
目前我是在做公司日常管理,边做边学习提高中,也需要学习店铺运营给自己增加一项技能。
去年忙于内务、对接、合作的上手优化上,在闭门造车;
今年开始走出去见识、学习,注重个人精进,在为激发、发挥团队潜力做准备,希望每个人在公司除了可以得到不错的报酬、归属感,还希望他们的能力能够得到更好的发挥利用,更有成就感。
目前不知道自己会做的怎样,但是在用心做,期待明年能够做的不错,团队建设、能力更上几层楼。我的管理运营能力也能够拿得出手,能让人因为这个记住我。
003价值观
我过去让人记住的原因都是因为本身的特质:认真用心、负责、有想法、有计划、有行动、感恩惜福。
我的这些特质,除了懂得的人,会一直陪伴在身边,在我需要的时候给予支持;
也有一些曾经的合作方愿意额外提供我支持,给我机会和更宽松的合作条件;
还影响了自己的助理和我招进来的人,我在日常中经常要求团队成员,做事要认真,用心要落到实处。
其实我现在还不知道自己的价值观是什么,只是很认同某些观点,行为会按照我认同的观点在做。
这些年下来,发现我认同的那些观点并不冲突。也有一些错误的不好的认知在成长过程中得到纠正和升级。
目前符合我日常行为风格的,本身很认同的话,是伊塔洛·卡尔维诺的:
我对任何唾手可得、快速、出自本能、即兴、含混的事物没有信心。我相信缓慢、平和、细水长流的力量,踏实、冷静。我不相信缺乏自律精神,不自我建设,不努力,可以得到个人或集体的解放。
在猫叔这里得到的关于价值观的寻找塑造,我觉得对我很有用:
一是可以通过多读人物记,找到自己可以对标的榜样,比如猫叔喜欢的曾国藩、稻盛和夫。我可以多读读,知道自己喜欢谁,了解借鉴他们的,吸取自己的。这个可以从之前买的人物合集开始。
二是注意搜集、记录特别能打动我的、我非常坚信的句子。这是达成速度快一些的,日常看到特别认同的,会做记录,或者写感悟,但是断断续续,没有坚持。
三是多见牛人、非常优秀的人,这个今年开始实行,现在除了有意识的观察身边事业做的不错的人和日常中自己欣赏的人;还挪时间参加线下课程,拓宽自己的社交圈。以前欣赏一个人可能不会深究,现在会想为什么,他们这么做妙在哪里。感知他人的优点和力量是件利人利己的事情。
四是多实践。我在学以致用中发现实践是最好的纠偏工具,在实践中,会发现很多理论可能和现实/情境不太适用,需要多方位研究、调整,才能找到真正适合自己的。
004认真打磨自己的代表作,传播评价
在成为行家的路上,会写不少记录、文章,但至少要认真打磨一个能够代表自己水平的、吸引人的代表作。在认识人的时候,做完自我介绍,给人家提供一份有价值的资料(代表作)。
在实践中,一边打磨检验自己的专业水准,一边传播用户对自己的评价,尤其是有分量、有影响力的人对自己的评价。
005自古故事留人心
通过《疯传》我们学到了传播的几个关键点,故事是个有意思的重要载体,尤其是将社交货币、诱因、情绪、公开性、实用价值考虑在内的。
我不会讲故事,接下来可以学,按照猫叔说的方法,先寻找20个非常能够能打动我的、有价值的、给我带来很大启发的故事,在日常中要刻意的用上,聊天、写文章都可以。
006十大卖点法
认真研究、观察别人是怎么做的,日常中见到什么,要求自己罗列出十个卖点,牵强也要坚持,能够让自己学的更多,极大的提升自己卖的能力、推销能力。尤其要认真研究那些做的成功的、优秀人士的做法。
这一整套下来,我相信自己可以提升很多。越来越有方向感啦,加油呀,静静,加油呀,老铁们!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