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IT·互联网想法成长励志
海思“备胎”转正,一并带来的是技术反思

海思“备胎”转正,一并带来的是技术反思

作者: 昊强Stan | 来源:发表于2019-05-18 21:47 被阅读15次
海思“备胎”转正,一并带来的是技术反思

5月17日凌晨华为海思总裁何庭波给全体员工发了一封内部信,以下《致员工的一封信》全文:

尊敬的海思全体同事们:

此刻,估计您已得知华为被列入美国商务部工业和安全局(BIS)的实体名单(entity list)。

多年前,还是云淡风轻的季节,公司做出了极限生存的假设,预计有一天,所有美国的先进芯片和技术将不可获得,而华为仍将持续为客户服务。为了这个以为永远不会发生的假设,数千海思儿女,走上了科技史上最为悲壮的长征,为公司的生存打造“备胎”。数千个日夜中,我们星夜兼程,艰苦前行。华为的产品领域是如此广阔,所用技术与器件是如此多元,面对数以千计的科技难题,我们无数次失败过,困惑过,但是从来没有放弃过。

后来的年头里,当我们逐步走出迷茫,看到希望,又难免一丝丝失落和不甘,担心许多芯片永远不会被启用,成为一直压在保密柜里面的备胎。

今天,命运的年轮转到这个极限而黑暗的时刻,超级大国毫不留情地中断全球合作的技术与产业体系,做出了最疯狂的决定,在毫无依据的条件下,把华为公司放入了实体名单。

今天,是历史的选择,所有我们曾经打造的备胎,一夜之间全部转“正”!多年心血,在一夜之间兑现为公司对于客户持续服务的承诺。是的,这些努力,已经连成一片,挽狂澜于既倒,确保了公司大部分产品的战略安全,大部分产品的连续供应!今天,这个至暗的日子,是每一位海思的平凡儿女成为时代英雄的日子!

华为立志,将数字世界带给每个人、每个家庭、每个组织,构建万物互联的智能世界,我们仍将如此。今后,为实现这一理想,我们不仅要保持开放创新,更要实现科技自立!今后的路,不会再有另一个十年来打造备胎然后再换胎了,缓冲区已经消失,每一个新产品一出生,将必须同步“科技自立"的方案。

前路更为艰辛,我们将以勇气、智慧和毅力,在极限施压下挺直脊梁,奋力前行!滔天巨浪方显英雄本色,艰难困苦铸造诺亚方舟。

何庭波

2019年5月17日凌晨

https://www.cnbeta.com/articles/tech/848493.htm(侵删)


看完以上完整的华为内部邮件,热血沸腾。站在我的行业,再深入的反思我们现在所处的行业状况。不由得有了一些其他的思考。

主要有三个方面。第1个方面。部分基础行业的技术现状。第二方面。当前现状的一些原因。第三方面我们所面临的挑战。

最近几年我国经济发展迅猛。人民的收入水平也逐渐的提高。尤其是随着移动互联网网络发展。越来越多的人在经济上获得了更大自由度,而部分基础行业则面临着不容乐观的状况。技术行业的基础成熟技术,已经达到一定的水平。但面临的问题却是在高精尖技术上仍略显不足。就比如我们在钢铁制造方面,基础的金属材料制作完全没有问题。而在高端材料生产和制造方面却存在一定的技术难度。尤其是应用在航空航天,或者是核电等核心部位的高,强度,高要求,金属材料的制造能不能达到批量化生产。近几年我们也不断。诞生了很多大国工程,比如,最令人振奋的就是去年刚刚竣工通车的珠港澳大桥。

海思“备胎”转正,一并带来的是技术反思 海思“备胎”转正,一并带来的是技术反思

个人之见,我们祖国在集众人之力,创建某一项大国工程师,完全有能力实现,而在普遍的高精尖的领域仍欠缺相应的技术水平,尤其是在制造水平上略有欠缺,而制造水平一定程度上是受制于技术水平。

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情况呢?下面想发表一下我的个人观点。

首先很关键的一点就是,我们国家在技术的积累和研发上时间积累尚浅,虽然是已经累积了近70年的技术与其他发达国家相比,近百年甚至200年的技术积累,仍然会比我们略胜一筹。相信在不久的将来我们大部分技术都可以达到国际水平。

其次。社会的进步与发展使得很多赚钱渠道惹人眼红,尤其是短视频、直播等网红经济取得收入水平普遍较高,而对于身处基础技术行业人员收入水平与实际生活所需成本匹配较差。网红经济一定程度上误导了一部分愿意从事技术行业的人的价值观,造成了从事技术行业出路不大的印象。从而导致部分从事技术行业的人难以静下心来,无后顾之忧的深挖技术。

最后,技术商业化一定程度上促进了技术的发展,而对于基础行业,商业化,更多的是追求短时间内获得更多的利益。工程推进上倾向于使用成熟稳健的技术保障实际的工程进展。从而使得新技术的研发存在一定的阻力,时间和空间余地相对较小。

那具体我们可以从哪几个方面入手呢?

首先看到华为海思备胎转正这件事情就令我非常有启发。华为是我国非常有代表性的创新型的科技企业。他的厉害之处不只是成为了通信行业的。头部企业,还在于他管理和战略方面的前瞻性。通过这一封。内部邮件足以说明华为内部,一直在贯彻居安思危的理念,致人而不致于人。以传统的站在巨人肩膀上起家的行业,企业相比,华为采用了两手抓战略,一方面,站在巨人的肩膀上利用已有的行业巨头的资源,打造自己的产品,另一方面从最基础的出发,彻头彻尾的完全独立于其他企业形成自己的产业链。

“多年前,还是云淡风轻的季节,公司做出了极限生存的假设,预计有一天,所有美国的先进芯片和技术将不可获得,而华为仍将持续为客户服务。为了这个以为永远不会发生的假设……”

这既是一种对祖国的信任,也是一种对企业自身、对祖国的负责。不辜负!

其次,目光转向格力。格力有一个董小姐,还有一句话:格力掌握核心科技。假设面对相同的情景,格力会有怎样的应对措施呢?我不是很清楚。但是我觉得格力在技术研发方面,已经花费了非常大的心力和资本,相信应对也会很有底气。从格力我们可以看到一点,那就是员工后勤保障做的非常到位。具体的工资水平暂且不说,格力自建公寓可以转成格力退休员工住房这一条,就可以使很多员工安心的为企业付出劳动和心血。

再者,作为一个企业来讲要体会员工的价值。现在社会物质生活越来越富足,除非有非常急切的资金需求,大部分人在满足基本的生活需求之后,更倾向于的是想体现自己的个人价值、社会价值。如果企业的管理模式仅仅是通过工资或奖金来体现员工价值,那么相信,一段时间之后员工就无法从中得到相应的荣誉感,也就无心继续深挖自己从事或研究的工作内容。那又何谈技术深挖技术改进呢?

最后,作为一名员工。在面对着越来越多的诱惑之后,是否能够继续坚持自己原有的选择,从事技术。发扬匠心精神,简单的事情重复做,重复的事情认真做,认真的事情钻研做。


华为海思备胎转正确实会让我们热血沸腾,相应的,那我们是否也应该反思我们企业是不是存在一些问题呢?是不是像华为一样居安思危,是不是像格力一样,保障员工无后顾之忧,是不是有真正尊重和鼓励员工更好的体现自我价值呢?而从业的你是不是也要考虑考虑“匠心”了呢?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海思“备胎”转正,一并带来的是技术反思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shsxzq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