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 了解社交的目标,剖析社交的本质
社交往往存在两种形式,一种是共情社交,一种是价值社交。
共情社交是指为了获得情感联结、情感体验、有共同的兴趣等而产生的社交行为
价值社交是指人们为了达成某一目标,为了从他人身上获得某种收获而进行的社交活动。
价值社交的条件有两种,一种是有效信息的传递,简单来说,就是双方说的话是有意义的,第二种就是价值互换,对于任何人来说,社交都不单单是一个索取的过程,而是一个交换的过程
即便是关系非常要好,也要注意分寸,不要总是以共情社交的模式去要求他人满足自己的需求。如果有一些情感上的需求,可以用共情社交的方式去请求他人,如果自己有什么实际需求,那就需要采取价值社交的方式。
首先明确自己的社交目标,简单来说,就是自己希望从他人那儿获得什么,希望满足什么样的需求。
其次制定社交策略和计划,比如先准备好要讨论的话题,准备好自己要问的问题,自己提出来的条件,以及面对对方可能出现的反应应该说什么
谈论他人的需求,展示自己的价值
社交就像一场谈判,社交的目的就是满足双方各自的需求。
“我有什么”、“我能够为你带来什么”,“我会给你带来你想要的东西”。
即使双方再有竞争,如果有一致的目标,也可以用“求同存异”的方法去化解矛盾。
如果从感情方面入手,有时候,即使双方有一定的矛盾和利益冲突,也能够化解很多矛盾。
第六章 有效社交,就是和优秀的人交往
合理的社交活动应该具有一定的针对性,人们应该选择那些更加适合自己的人交往,选择优质朋友对于个人的生活和工作往往会产生积极影响
在优质人际圈保持深交还会促进个人的成长,如果说环境决定了个人所处的社会地位,那么他所结交的人则决定了他的发展空间
寻找那些价值更高的人进行交流
首先,人们需要选择和那些自己欣赏的人建立更深入的联系
其次,人们需要了解对方会给自己带来什么利益,会给自己提供什么帮助,这是最直接的利益考核标准
最后,人们需要弄清楚对方是不是潜力股,是否在某方面具备很大的潜能与优势,这里涉及的是对他人发展空间的评估
与互补性更强的人进行深入交流
互补往往包含了能力上的互补、性格上的互补、角色互补、工作互补等形式
真正的深度社交可能源于竞争对手
向那些比自己更强的人学习
只有当双方愿意分享或者传递某些重要信息、私密信息,或者带来某些利益满足的时候,才算是深度交流。
努力和那些拥有上进心的人成为朋友
建立习惯的三个要素:暗示、惯常性行为、奖赏
第七章 深度社交的根本,是不断提升自己
无论面对什么情况,人们都要忠于自己的角色,这是处理彼此关系的基本,也是维持人际关系和谐的关键。
除了扮演好角色之外,还有一点也很重要,那就是给自己进行差异化定位
专家是指在社交圈中掌握知识、信息、资源的人,这些人具有一定的权威性,对于社交圈的贡献最大
节点是指那些能够将不同的人连接在一起的人,比如将群体内不很熟识的人,群体内和群体外的人连接在一起。
“明星”是社交圈里的风云人物,他们未必能够帮助到其他人,未必会给圈子做出贡献,但他们具有很强的人格魅力,是社交圈里的演说高手
助理是社交圈里提供服务的人,这一类人比较热心,喜欢帮助他人,而且任劳任怨,不会要求获得什么报酬。
如果知识渊博、社会资源丰富,那么可以成为专家,主动分享自己掌握的信息。
如果性格偏于外向,具有宽容心,人缘很好,那么适合做节点,成为信息枢纽和人际连接点。
如果口才出众,且具有独特的人格魅力,那么适合成为“明星”。
如果为人热心勤快,那么适合担任助理角色。
如果暂时认为自己达不到以上要求,那么可以选择一个适合自己或者自己喜欢的角色,并为之努力。
信息是社交中的一个重要元素,在所有的信息中,有关社交对象的信息非常重要,人们应该想方设法加以了解,包括对方的个性、学历、工作经历、喜好、生活习惯等
必须端正自己的态度,养成良好的观察习惯,这样就可以搜集更多更有价值的信息。
有时候受欢迎的真正原因是拥有出色的观察能力
提升自己的内求和价值
外求就是对资源、渠道、关系的追求
“内求”,就是将精力集中在自己应该去做或者想要做的事情上,然后尽可能实现自身优势和价值的最大化,确保能够吸引更多的人,满足自己的社交需求。
内求的一种形式就是内化,整个内化的过程就是自我成长、自我丰富、自我提升、自我完善的过程
首先是做个有技能的人,其次要注意培养社交中的能量管理技能,提升能量主要是从物质、心智、心灵、情感四方面的需求进行满足,强链接管理也是一种重要的方式,需要强大的选择和分析能力,把握这些能力,就可以选择更多适合交往的人。内求还体现在个人的气质和阅历上
提升自我调整的能力
人们在参加社交活动之后,应该了解自己接下来要怎么做,要了解自己需要从哪些方面进行调整和改进。
如果将这种调整能力具体化,那么可以划分为总结能力(自我反省)、接受能力(接受批评)、改变能力(行动力)、应变能力。
强迫自己离开舒适区
离开舒适区的关键就在于直面自己遇到的问题,并且主动去分析和解决这些问题。
学会深度思考,让自己更有内涵
就是参与社交活动的人对自己所要谈论的话题,或者对自己倾听到的问题进行深度思考,了解更多的信息
第八章 良好的态度是深度社交的重要保障、
真诚是深度社交的基本要素
感同身受是坦诚交流的一个重要方式,以及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法
耐心是打造稳定关系的基本前提
不同的人之间肯定会存在一定的防备心理和排斥反应,而消除防备心理并赢得他人信任则需要一个过程
保持自信,让谈话更加轻松
自信的人在面对不同的人时会表现得更加从容,会想方设法让对方看到自己的魅力和价值
包容不同的思想,合理处理分歧
有关分歧的对话通常包含了3层结构
第一层结构是“发生了什么”,所有有关发生了什么的想法都与思想冲突以及责任的具体划分息息相关。
第二层结构是情绪对话,沟通双方会在分歧出现的时候思考和发泄自身的情绪
第三层结构是自我认知的对话,指当谈话发生之后,双方会针对目前形势进行分析,进行自我反省
当人们执着于相信自己就代表了正确与合理的时候,整个对话就会垮掉
因此在面对分歧的时候,不要以自己的立场和想法去要求别人,去评判他人的好坏,有时候要懂得换位思考,要懂得把握自己的同理心,这样才会让对方产生安全感和认同感,从而为双方的对话铺路。
社交时要集中注意力
认真倾听对方的每一句话、关注细节、仪式感
不要忘了展示自己的热情
人们应该巧妙地展示自己的态度:对社交对象或者社交主题感兴趣。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