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随笔中医养生
《毕于始终与迎随补泻》

《毕于始终与迎随补泻》

作者: 野之老 | 来源:发表于2020-05-06 13:16 被阅读0次

题目“毕于始终”说的是,医者只有在掌握了疾病的生理、病理、诊断、治疗等各方面自始至终的变化规律之后,临证施针方才可以达“针到病除”之神功。至于“迎随补泻”则说的是临证施针时具体的补泻手法。

关于“毕于始终”,经文曰:“凡刺之道,毕于终始,明知终始,五脏为纪,阴阳定矣。”此说的是,凡是关于针刺的理论与方法,用这个“始终”就已经阐述得非常详尽明了了;而且医者于临证施针之时,也只有明确掌握了“始终”的内容和含义,再以五脏为纲领,则就可以确定人体阴阳各经的相互关系了。

而关于“迎随补泻”,经文曰:“阴者主脏,阳者主腑,阳受气于四末,阴受气于五脏。故泻者迎之,补者随之,知迎知随,气可令和。”这段经文的意思很清楚,说的是:人体手足三阴经为五脏所主,手足三阳经为六腑所主;人体手足三阳经所禀受的脉气来自于四肢末梢,而三阴经所禀受的脉气则来自于五脏。故其所对应的临证施针时之补泻手法为:“泻法”是迎着脉气的来向而进针,以夺其势;而“补法”则是随着脉气的去向而进针,以充其势。这样,如果懂得了迎随补泻的施针方法,那么临床就可以使脉气得以调和了。

最后强调“和气之方,必通阴阳”的重要性!对此经文曰:“和气之方,必通阴阳。五脏为阴,六腑为阳,传之后世,以血为盟;敬之者昌,慢之者亡,无道行私,必得天殃。”总结这段共说了三层意思:第一,医者临证要想掌握调和脉气的方法,就必须通晓阴阳的含义和规律,比如五脏在内而属阴,六腑在外而属阳等。第二,医者要将这种理论流传到后世,以造福万代百姓;而后学者也必须歃血盟誓,郑重地去对待它,而且还要痛下决心地去钻研它,惟有如此,才能使之发扬光大。认真严肃地学习它、使用它,就可以取得良好的疗效;反之,如果医者不重视它,那么则就会使其丧失其应有的疗效,甚至会使这种理论最终沦落到消亡的地步。第三,医者临证如果不遵循这些理论原则,反而自以为是,一意孤行,那么临证则就必将会导致危害患者的严重后果。

相关文章

  • 《毕于始终与迎随补泻》

    题目“毕于始终”说的是,医者只有在掌握了疾病的生理、病理、诊断、治疗等各方面自始至终的变化规律之后,临证施针方才可...

  • 2018-05-31

    治法配穴: 原络治疗,俞募治疗,会郄治疗, 五腧治疗,对称治疗! 补泻手法: 迎随补泻,提插补泻, 捻转补泻,呼吸...

  • 《黄帝内经》中记载:“药之不及,针之不到,必须灸之。”

    一、针与灸有什么区别? 针只能通经脉,不能补元阳。灸在补元阳的同时也能通经脉。 针刺疗法虽有“补泻、迎随”的道理,...

  • 艾灸常识篇!

    一、针与灸有什么区别? 答:针只能通经脉,不能补元阳。灸在补元阳的同时也能通经脉。针刺疗法虽有“补泻、迎随”的道理...

  • 不得不知道的中医理论

    1、针与灸有什么区别? 答:针只能通经脉,不能补元阳。灸在补元阳的同时也能通经脉。针刺疗法虽有“补泻、迎随”的道理...

  • 认识针法与灸法

    一、针与灸有什么区别? 针只能通经脉,不能补元阳。灸在补元阳的同时也能通经脉。针刺疗法虽有“补泻、迎随”的道理,但...

  • “药之不及,针之不到,必须灸之”

    一、针与灸有什么区别? 针只能通经脉,不能补元阳。灸在补元阳的同时也能通经脉。针刺疗法虽有“补泻、迎随”的道理,但...

  • 你想知道的那些艾灸问题?

    针与灸有什么区别? 针只能通经脉,不能补元阳。灸在补元阳的同时也能通经脉。针刺疗法虽有“补泻、迎随”的道理,但一般...

  • 针与灸有什么区别?不知道穴位能灸吗?艾味有害吗?

    针与灸有什么区别? 针只能通经脉,不能补元阳。灸在补元阳的同时也能通经脉。针刺疗法虽有“补泻、迎随”的道理,但一般...

  • 聊聊“艾灸”那点事儿

    问题一:针与灸有什么区别? 灸在补元阳的同时也能通经脉。针刺疗法虽有“补泻、迎随”的道理,但一般主要治疗“不盛不虚...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毕于始终与迎随补泻》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shzigh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