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瞌然长逝去悠悠,竟把头颅换自由,我不负人人负我,愿将铁血灌神州”。这首诗是林文英烈士被窃国大盗袁世凯及爪牙秘密杀害、英勇就义前吟诵的三首遗诗之一。
100年前的1914年3月29日,林文英因在海南组织“讨袁运动”而被妄图恢复帝制的袁世凯所忌恨,在袁世凯的指使下,琼崖绥靖督办陈世华及爪牙陈子楷秘密逮捕了林文英,并于4月2日深夜在琼山府城第一公园(今琼山区工人文化宫)将其杀害,时年42岁。
袁世凯倒台后,林文英被国民党政府追认为烈士,明令褒扬。1919年,经孙中山批准,林文英遗骨迁葬于其故乡—海南文昌县清澜镇世坑村之南,孙中山亲题“烈士林文英之墓”七个大字,总统府秘书长胡汉民亲书碑铭,参议院议长林森、众议院议员吴景濂、李宗仁等21位国民党要人撰文谨启。民国政府与众位乡贤还在林文英殉难处建立纪念碑和纪念亭,由林森、胡汉民、邹鲁、汪兆铭等人题字,永铭纪念。
下图、这是位于海口市琼山区府城镇文庄路南侧的琼山区总工会和琼山区工人文化宫大门,林文英烈士纪念碑和纪念亭就坐落在大门外的东、西两侧。
![](https://img.haomeiwen.com/i13853297/a86e8a05f381a6e2.jpg)
下图、林文英烈士纪念碑是海口市琼山区最早兴建的烈士纪念碑,始建于1919年,碑基为五级台阶式的石砌平台,纪念碑全高7米,这是纪念碑正面(朝北),碑身的“烈士林文英殉難處”楷书大字是时任参议院议长的林森题写的。
![](https://img.haomeiwen.com/i13853297/993de302fae62995.jpg)
下图、碑身下面嵌有烧瓷的烈士林文英遗像,遗像下有“民国十一年元月新民氏谨誌”的隶书体烈士小传。
![](https://img.haomeiwen.com/i13853297/f759dec5864f73b0.jpg)
下图、碑身后面(朝南)刻有“林烈士文英殉難處”八个隶书大字,是时任总统府秘书长的胡汉民题写的。
![](https://img.haomeiwen.com/i13853297/8699d5fd5f60a486.jpg)
下图、碑身东面,“英聲壯節”四字是汪兆铭题写的(汪兆铭即汪精卫,时任广东省教育会长、广东政府顾问)。
![](https://img.haomeiwen.com/i13853297/e05a045f6ca4451a.jpg)
下图、纪念碑西面,是总统府资政邹鲁题写的“浩氣長存”四字。
![](https://img.haomeiwen.com/i13853297/0acf289a5e8215fd.jpg)
下图、纪念碑南侧海口市和琼山区人民政府所立的“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碑。
![](https://img.haomeiwen.com/i13853297/02491c0a93485e56.jpg)
下图、这是位于琼山区工人文化宫大门西侧的“林烈士文英纪念亭”(东向)。亭呈四方形,单檐绿琉璃瓦顶,通高4.5米,四面檐柱间上方各有一弧形门额,上刻“林烈士文英纪念亭”八个篆书大字。亭内四角红砖墙下部镶着八块白色大理石,刻着数百位捐款建亭者的芳名。
![](https://img.haomeiwen.com/i13853297/4db7decb35e3e428.jpg)
下图、“林烈士文英纪念亭”朝向文庄路的全貌。常有路人在此亭内纳凉、歇息。图右的断墙,是原工人文化宫院墙,林文英纪念碑及纪念亭此前都在墙内一角。2011年纪念辛亥革命100周年时,在有关人士及广大人民群众的强烈要求下,文化馆拆除了院墙,人们才可以直接到林烈士纪念碑前瞻仰、缅怀其事迹。
![](https://img.haomeiwen.com/i13853297/be181f10fa1b1c5e.jpg)
林文英烈士简介
林文英,字格兰,原名天津,又名如春。清同治12年(公元1873年)生于泰国,祖籍海南文昌清澜。其父亲林学仑是久居泰国的爱国华侨。林家当时在泰国开有3家木材厂,并有数间铺面,家境相当殷实。林文英从懂事起,就目睹了一些华侨在国外的悲惨生活与不平等待遇,他不满清朝政府对华侨不公命运的漠视,同时也认识到清朝政府腐败无能,随后萌发了反抗清廷、追求真理的思想。靠着父辈经济上的支持,林文英于1903年春与六弟林开吉离开泰国前往日本东京政法大学求学,研读法律政治。
在日本的学习期间,林文英深受革命思想的影响。1905年,孙中山在日本东京组织同盟会,经廖仲恺介绍,林文英结识了孙中山,并加入了同盟会,从此追随孙中山,奔波于南洋各国,传播革命思想、筹措革命经费。
孙中山在越南、新加坡等地华侨中发展革命组织,林文英随从左右,出任文书工作。林文英在暹罗追随孙中山从事革命活动,白天他们四处宣传革命思想,晚上便回到家中同睡一张铁床,形影不离,亲如兄弟。
1909年,林文英奉孙中山之命,返回海南。1911年10月,武昌起义爆发后,中国各省积极响应。在广东,成立了以胡汉民为都督的广东都督府。林文英被委任为琼崖民政长。最初,林以政体革新为己任,划分全岛为东西两路,派专人宣传革命思想,争取百姓支持。然而,由于没有充分赢得老百姓的支持,革命思想在民间传播不够,林文英政体革新的设想在海南没有取得成功,他只有遗憾离去。
随着革命形势的飞快发展,辛亥革命最终推翻了清王朝的封建统治。然而,袁世凯却倒行逆施,以阴谋帝制自为,将枪口转向革命派,孙中山不得不逃难日本。
1913年初,林文英从泰国转道香港再次返琼,同陈子臣等人在海口市西门外(今新民路)创办海南最早的报刊———《琼岛日报》,宣传民主革命思想。林文英亲自担任《琼岛日报》总编辑,并兼任记者。他白天奔走于大街小巷,宣传爱国思想。夜晚则伏案写作,大书革命理论。在办报宣传革命思想的同时,林还创办平民夜校,向广大工人、店员、市民宣传革命道理。 1913年,林文英被选为国会众议院议员。他识破袁世凯的诡计,在国会提出三条倡议:一、不许大借日本债,反对和日本签订二十一条款;二、不许割地求和;三、请袁退位恢复共和。
林文英公开反对袁世凯,遭到了袁世凯本人及其党羽的记恨。1914年3月,袁世凯授意琼崖绥靖督办陈世华秘捕林文英。在被捕后的第2天,就执行了枪决。
袁世凯倒台后,众议员王钦宇、李宗仁等人在国会众议院公开为林文英昭雪,追认他为烈士。1919年,林文英的遗骨被安葬在故乡文昌清澜世坑村村南,孙中山亲题“林文英烈士之墓”。同时在烈士牺牲处建立碑亭以示纪念。
(以上文字来自“百度”)
谨以此文纪念林文英烈士!
全文完
原题:(原创)百年英烈:林文英殉难处-碑与亭 2014-04-01 06:40 发表
2018.12.31 阅读(615)| 评论(24)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