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诗心成长励志
都9012年了,我们还要不要读诗?

都9012年了,我们还要不要读诗?

作者: 你的霖哥哥 | 来源:发表于2019-05-04 21:52 被阅读146次
都9012年了,我们还要不要读诗?

“不学诗,无以言。”诗歌曾经是生活立世之本。时代的滚滚车轮,行进到现在,似乎已经碾碎一切缓慢的东西。

音乐、绘画、书法,还可以作为高雅的艺术,被一部分人崇尚、标榜、炫耀。而诗歌,既与经济无关,又缺乏艺术的“逼格”。

甚至,很多写诗的人,都要隐瞒自己写诗。你说一个人会写诗,说一个人是诗人,别人以为你是在骂这个人。

时已至此,我们还要不要读诗?如果不读,怎么样?

不读诗歌,错过汉语之美

You say that you love rain.

But you open your umbrella when it rains.

You say that you love the sun.

But you find a shadow spot when the sun shines.

You say that you love the wind.

But you close your windows when wind blows.

This is why I am afraid,you say that you love me too.

这首关于爱情的英文诗,网友翻译出来的“诗经体”“离骚体”,惊艳绝伦:

“子言慕雨,启伞避之。

子言好阳,寻荫拒之。

子言喜风,阖户离之。

子言偕老,吾所畏之。”

“君乐雨兮启伞枝,

君乐昼兮林避日,

君东风兮栏账起,

君乐吾兮吾心噬。”

汉语翻译诗歌让原英文诗变得整齐,多了韵律、字节之美,读起来朗朗上口。事实上汉语诗歌,本身就非常美,无论古诗、新诗,都能让你身临其境、流连忘返:

“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云中谁寄锦书来,雁字回时,月满西楼。”

“只要想起一生中后悔的事/梅花便落满了南山”

诗词意境之美,在欲说还休之间。读到它,也感受它,不用说出美在哪里,其意境之韵味三月绕梁。

都9012年了,我们还要不要读诗?

不读诗歌,错过生活之美。

人们经常说,生活不缺少美,缺少的是发现美的眼睛。

更进一步说,发现了生活之美,很多时候却无法表达出来。

大学毕业的最后一段时间,每天校广播站都在点播歌曲,祝福谁谁一路顺风。送别之意满满,一起生活的时光感情真挚。可送出的句句祝福,总觉得缺少点什么。

读到诗歌里写送别的句子,才知道广播里的送别少“味”,诗意的送别,不只是伤心和哭泣:

写送别: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王维送元二,老友无言,尽在酒里)。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送别自有洒脱)。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送别也能豪迈)。

再来看写相思:汴水流,泗水流,流到瓜州古渡头。吴山点点愁。思悠悠,恨悠悠,恨到归时方始休。月明人倚楼(这韵律与重叠、诗的节奏,亦如相思悠悠)。

写情谊: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情谊真挚,咫尺天涯)。

写祝福: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平实悠远,共赏一月)。

写哲理: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哲理用诗的形式写出来,原来一点都不枯燥)。

写景致:欲把西湖比西子,淡抹浓妆总相宜(西湖之美,胜若西施)。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三词并列,格调有序)。

空闲时读两句诗吧,免得去旅游,看到美景来一句:我CAO,好好看!忍不住的感叹,立刻收到旁边美女的两下白眼。

诗歌,滋养我们浮躁的内心!

快节奏的生活,只讲效率和结果。人心变得越来越功利,在物质填满生活的同时,我们也需要诗歌来修补受伤的心灵。

如果你很难有长时间的“闲功夫”去感受艺术、感受大自然、感受生命,工作之余,时间都碎片化了,那么诗歌很适合你。

诗歌相比较别的艺术形式,不需要你去了解时间、地点、人物、事件,不需要你去学习音律,不需要你去练习基本笔法。总结起来,诗歌可以成为碎片化时间的最好伴侣。

“玫瑰只是    找来的借口

其实我们都没有喜爱过这种花朵

那些刺长在身体里

内心的痛楚却无法剔除

我们还是做泥土下面的根须

互相紧紧拥抱在一起

这样我们就没有分离”

这是一首长诗的其中一节(《情人节后的九十九朵玫瑰》之九十一 黎阳 著)。我只想把它当成最简单的诗来读,作者要表达的与读者没有多大关系,或者说很多时候我们读者不需要去管作者想表达什么。“玫瑰只是 找来的借口”很多人会在“借口”这个词上卡住,我的做法是跳过。接着往下看,都没有喜爱过这种花,我们像所有人一样谈恋爱,借来“玫瑰”这一爱情的象征。再往下读,可以看出作者的爱情观:爱情需要更踏实无华的根须,而不需要带刺的光鲜的花朵。这七句诗,只需要读懂“我们还是做泥土下面的根须”这一句即可。甚至只需要理解“泥土”“根须”这两个词即可。

经常一个人吃饭,我们不是在刷朋友圈,就是在闲聊,或者看直播。其实,我们也可以试试读诗,关注一两个优质公众号,不需要刻意选择哪首诗,甚至不需要刻意去读懂,随便读到一小节,或者一两句,哪怕是一两个词。读不懂作者的原意思也不要紧,融入我们自己的理解,这顿饭就不会吃得无聊。长此下来,腹有诗书气自华,你自己都掩盖不住你自己知性的光华。

都9012年了,我们还要不要读诗?

海德格尔说,“人,诗意的栖居着”。诗歌不完全等于诗意,但诗意一定可以从诗歌开始。2019年了,让我们从读一句诗开始吧!

相关文章

  • 都9012年了,我们还要不要读诗?

    “不学诗,无以言。”诗歌曾经是生活立世之本。时代的滚滚车轮,行进到现在,似乎已经碾碎一切缓慢的东西。 音乐、绘画、...

  • 20211204 诗词的力量

    ——读《人生自有境界》 字数:1040 在诗词无用的年代,我们读诗词有什么用呢?为什么还要读诗词呢? 郦波,南京师...

  • 不要读出声来

    不要读诗 最好不要读出声来 读了只有一种意境 只有了读诗的人她想的意境 那语气那做作 鸡皮疙瘩一地 不如安静看诗 ...

  • 都9102了,还要不要转行学前端?

    随着互联网开展,互联网的体系越多越多,越来越杂乱,用户不能满意基本功用的需求,对互联网体会要求越来越高,客户端与服...

  • 假期碎片

    “ 我挠他痒,他就会说不要了不要了。我不挠了,他就会说还要还要。这正是我对活着的感觉。” - 《我们假期做了...

  • 月晕风长夜,窃玉偷香时

    把所有工作都了结完,已经是晚上十九点半了。小张问我还要不要出去,我说去。此时天色已是昏暗,路灯都点亮了。今天我们决...

  • 快速奔走的时代,我们为什么还要读诗?

    在快速奔走的年代,诗歌成了我们慢下来的理由;在利欲熏心的世界,诗歌成了最圣洁的精神食粮。 诗歌的黄金时代已然过去,...

  • 诗词无用的年代,我们为什么还要读诗?

    “书中自有颜如玉,书中自有黄金屋”早已成为社会通理,但是在这个愈来愈浮躁激进的功利社会,在这个追捧速读、阅读碎片化...

  • 诗词无用的年代,我们为什么还要读诗?

    因《中国诗词大会》在春节走红,诗词突然间被关注了起来。可是激赏过董卿的优雅得体、武亦姝的后生可畏之后,围观者又一次...

  • 诗歌无用的年代,我们为什么还要读诗?

    14年,我大一,在夜晚的水色校园, 听见一个女孩子坐在空旷的草地,大声朗读一首诗, 虽然早已忘记她当时念了什么, ...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都9012年了,我们还要不要读诗?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siafoq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