忆一中知名作家王开岭老师 成勇 章丽
在母校120周年之际,作为一名文科生、作为一名文学爱好者,来深情感怀、回忆母校的话,个人觉的,最绕不过去的就是回忆(那个年代的)王开岭老师,毫不夸张的说,王老师是一中(中国先锋文学)的“文坛巨人”,是21世纪之交中国先锋文学的卓越代表;王开岭老师,曲师大毕业,现定居北京,作家、媒体人、栏目指导。历任 中央电视台《社会记录》《24小时》《看见》等栏目的指导和主编。 早年曾获上海“萌芽文学奖, 著有散文和思想随笔集《丝绸的声音》《精神明亮的人》 《古典之殇》 《跟随勇敢的心》 《精神自治》 《激动的舌头》《王开岭作品·中学生典藏版》等十余本书,作品入录国内外数百种优秀作品选。
殊不知,王老师还有一个最朴实无华且让我们敬爱的身份,就是我们一中的政治老师,这让我们引以为豪,他应该是1991-2003左右在一中(二中)从教,深刻影响了我们那时的一代人,是我们精神上不可磨灭的一束光,在高三繁重乏味的学习中慰藉我们的心灵,让我们看到了人性的光辉,思想的锋芒,也让我们热爱上了文学!我听说有这么一位作家老师之后异常“兴奋”(邵老师启蒙了我喜爱文学、尊敬作家),所谓“近水楼台先得月”,总想着发掘一些机会和老师多接触、多学习,去图书馆找他的书仔细去读,在不是我们政治课的时候也去旁边教室蹭课听,王老师讲课时中规中矩,有时候也会讲很多做人的道理…
王老师出过很多书,我在北京求学、工作后也一直关注他,只要有他的新书出版我基本都会买来读(最近他的《南方,南方》获得第十九届百花文学奖获奖),总是摆在在我书柜中最显著的位置(引以为豪),我经常看的有《激动的舌头》《黑夜中的锐角》《精神明亮的人》等,记得一位哲人说过,读一本好书就是和一个高尚的人对话——何况是自己身边的老师呢?读王老师的书就会让人热血沸腾、荡气回肠…知名评论家评论曰:文笔峭拔犀利,感情激越飞扬,作者挤出灵魂的胆汁,诉说着深刻的痛苦、不屈的尊严、浩瀚的激情,表达着生命的血性和高贵。文章一出,四方震惊 ,很多人找到了灵魂深处的高贵自我,被誉为当时先锋文学四君子之一(其他有余华等作家,回忆录就不展开他文章具体内容了)……综合老师的作品,读出的就是血性和灵魂、人文和尊严、不屈和创新、关爱和希冀……
在高三时期,大概是因为高考压力比较大吧,想找老师聊聊天、诉诉苦……想问问学习的意义和出路……在一个傍晚,鼓起勇气和王老师打电话约好了去拜访他,王老师住在古槐路边的宿舍里,进去之后最引人注目的就是一排高高的书柜,里面全是书,印象中大概是有很多俄国文学家的书,如陀思妥耶夫斯基的书…我和王老师大概聊了两个小时,聊的比较透彻,得到了很多启发(具体记不太清楚了),比如:考大学是为了更好的提高自身视野和价值,分辨出思想上的朋友和精神上的朋友,要善于打破世俗发出不同声音……最后我非常高兴,以“聊天两小时胜读十年书”的话语结束了拜访,这是我和王老师最正式、独享的一次深入交流!
那时的“文艺女青年”也很“崇拜”王老师,也曾在别班教室门口偷偷听王老师讲课,如果能在走廊里看见王老师走过或说上几句话,就“心动”不已(那时候没有电脑、没有手机、没有自媒体,作家老师应该像影视明星一样备受喜欢),她们说王老师是高贵“干净”的亭亭玉立和卓尔不凡,从王老师的书里能看到独立的精神,自由的人格,灵魂的偶像!
2002年大学时,大概因为对学校不大适应,我又试着给王老师写信“诉苦”、“求救”,大概内容就是因为上的学校不是自己理想的学校,还有来到异乡北京之后同学习性差别如何相处,如何在大学寻觅精神朋友等等问题……真没想到王老师真的收到了这封信,更没想到的是王老师竟然回信了(王老师作品虽然冷峻深邃、俏拔犀利,但这却是王老师平易近人的一面),我当时如获珍宝非常高兴,对回信反复阅读(至今还收藏着,如下图),王老师回信中大概的意思说,人生不如意十之八九,没有那么多如意理想的东西,不管什么样的环境总会有优秀的高人,要好好学习,善于发现……让我受益匪浅,一直鼓舞我在大学中不断学习进取…
王老师回信 王老师回信2017年,我回济宁探家(同行的还有广播电台林华等校友,博物馆齐馆长贶书,如下图),得知一中庄启文老师可能是要离开济宁了,给王老师联系问他有什么赠言,他也及时回复:
2017拜访庄老师我的记忆中
庄启文老师是一位拥有赤子情怀的人
是一个庄重、安静而美好的人,是一位真正有信仰的理想主义者。
高尚、良知、爱心、勤勉、奉献.......
我们对“老师”一词的所有希冀,在她身上都能找到。
苦难和正义,让她配得上所有的荣誉和爱戴,虽然她从未惊动过那些荣誉。
正因为有这样的人,我们才对这个社会抱有信心,对教育投以敬意。
阔别多年,她仍是我对济宁、对“古槐路”美好记忆的一部分。这座城市应懂得感恩,感谢她曾经来过,感谢她充实了一座城市的美和美德。
如今,让我们以铭记的方式去目送她,以搀扶的姿态去仰望她。祝老人家健康、长寿,也希望这个社会和城市的未来不辜负她。
我也想说,王老师也是一位有家乡情怀的好老师,他对济宁古槐、济宁一中也是一直挂怀心中,事关济宁的他基本都有响应,他用他冷峻深邃的作品赢得了央视的青睐和千万读者的尊崇,培养并影响了大批优秀且有进取思想的学生(包含全国的大批读者、中学生)…高尚、良知、爱心、勤勉、奉献,加上坚守…在他身上同样具备,济宁,一中,也应该怀念王开岭老师曾经来过———他是我们的骄傲,是我们的精神财富,是我们在一中学习生活中最值得回忆的人之一!
期待王老师再回母校给同学们上课,上社会课、上新闻课、上阅读课…(从网上能搜到他讲如何阅读的视频),相信,不管现在和将来,在同学们内心也不会辜负他。
成勇 章丽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