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简友广场散文读书
082楚汉相争之刘邦出关

082楚汉相争之刘邦出关

作者: 清净无量 | 来源:发表于2023-12-16 13:32 被阅读0次

上一篇讲到现任燕王臧荼击杀了前任燕王韩广。项羽敦促义帝离开彭城赶往郴县,高帝元年结束。

义帝被杀

时间刚刚进入高帝二年(公元前205年)十月,冬,项羽秘密指令九江王黥布、衡山王吴芮、临江王共敖把义帝在长江中给处死了。真不知道项羽是怎么想的,如果自己想当天子,当时分封天下时就该自己上位。如果不图虚名,只求实权,就应该留着义帝挟天子以令诸侯。项羽杀义帝,着实给了刘邦一个冠冕堂皇的理由来号召天下,讨伐项羽,这是后话。

陈馀打张耳

张耳和陈馀这对曾经的刎颈之交,如今已经变成不共戴天的血海仇敌了。陈馀带着从自己三个县封地招募来的兵马和齐国的援军一起去攻打常山国了。张耳兵败,于是投奔刘邦去了。刘邦这时正在废丘围攻章邯,没想到大名鼎鼎的张耳竟然来投奔自己了,刘邦给张耳开出了十分优厚的待遇,高调接受了张耳的加入。张耳败给了陈馀,但正是因为这次失败才被迫投奔了刘邦,也因为投奔了刘邦跟对了人,才为自己和自己的子孙挣得了荣华富贵。而陈馀这次是胜利了,但也正是因为这次胜利给自己埋下了祸根。正所谓“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

张良归汉

刘邦阵营刚刚加入了张耳这位天下名士,同一时间还有一位更为重要的人物加入进来,他就是张良。上文讲过,项羽分封天下时,只给了韩成一个韩王的空名,并没有让韩成回到自己的封地,而是留在了楚国,后来又毫无缘由的把人家给杀了。然后又派了一个郑昌出任韩王,实际上是把韩国变成了楚国的藩属国。这样一来,张良也就没有效忠这个伪韩国的义务了,张良光复韩国的毕生追求顷刻间化为了泡影,自己也该去寻找属于自己的那片天空了。张良走小路悄悄离开了自己曾经倾注了全部热情的那片热土,毅然决然地投奔到了与自己惺惺相惜的刘邦麾下,给刘邦这只迅速成长的猛虎插上了一双翅膀,为一个即将建立的大汉王朝而奋勇腾飞。刘邦当然也不吝啬,马上封张良为成信侯。张良因为体弱多病不能领兵,所以时常伴随刘邦左右为其出谋划策。

镇抚关外

项羽此时的战略重心还在齐国。而刘邦的脚步已经悄悄走出了关外,来到地陕县,还亲切地慰问了关外百姓。陕县当时隶属于瑕丘申阳的河南国,刘邦来到陕县后,瑕丘申阳更是十分配合地主动投降了,河南国变成了河南郡,刘邦控制的范围进一步扩大。刘邦这次关外的镇抚活动实际上是给还在关中平定三秦的汉军传达了一个信号,我们马上就要打回关东了,大家很快就能衣锦还乡了,这是对作战部队最强有力的鼓舞。

两个韩信

刘邦任命韩信为太尉带兵攻打韩国,在阳城击败韩军,郑昌投降。十一月,刘邦立韩信为韩王。当然,韩王名义上与刘邦平级,实际上这个韩信还是刘邦麾下一名战将,平时还是要追随刘邦四处征战的。这里需要说明,这个韩信不是受胯下之辱的韩信。刘邦麾下有两个韩信,封为韩王的这个韩信是战国后期韩国国君韩襄王的庶出孙,是追随在刘邦麾下的一员战将。按照刘邦先前的惯例,打下来的城池一般都是设置郡县,不知为何这次偏偏要找一个王族后裔来封王复国呢?大概是要照顾一下张良的情绪吧。

还都栎阳

三秦大部已被平定,刘邦也就要把都城从蜀中也迁到关中来了。但是咸阳已被项羽烧了,当下不适合再作都城了,退而求其次,那就还都栎阳吧,这里好歹是秦国的旧都。迁都后,刘邦进一步扩大战果,击败了章邯的弟弟章平,攻占陇西六县。

项羽北伐

正月,项羽开始了北伐齐国之旅。项羽亲率大军在城阳与田荣展开激战,田荣战败,退守平原。平原在今天的山东省德州市平原县一带。项羽分封天下后属于“三齐”之一的济北国。彭越归附田荣后,击杀了田安,平定了济北,当下的平原还在田荣的掌控之中。但是不知道平原的百姓出于什么原因,竟然把田荣给杀了。齐楚之战就这么轻而易举地结束了。项羽重新立了田假为楚王,这已经是田假第二次出任齐王了。自陈胜起义以来,齐国的政治真可谓你方唱罢我登场。田假第一次出任齐王,被田荣赶跑后流亡楚国。现在田荣死了,田假梅开二度,又被项羽立为了齐王。但是对田假来说也未必就是好事,历史上福兮祸兮的例子实在太多了,田假也不例外,不久后就会死在曾经寄人篱下的楚国。这是后话。田荣死后,项羽并没就此收兵,而是继续向北,一路杀到北海,也就是现在的渤海,一路打,一路烧杀抢掠,掳走老弱和妇女,连投降的兵卒也不放过,全部坑杀。把自己的残暴展现得淋漓尽致。逼得齐国百姓只好起来反抗。真想不明白项羽掳走老弱是出于什么目的和心态。项羽在关东一路向北大杀四方之际,刘邦在关中也没闲着,也在向北扩大战果。《资治通鉴》只简单地记载了一句话“汉将拔北地,虏雍王弟平。”这次俘虏了章邯的弟弟章平。

趁热东进

刘邦拿下了北地郡后,关中之地也就基本平定了,刘邦趁热打铁,向东渡过黄河,魏王豹投降,殷王司马昂被俘,设立殷国为河内郡。殷国被刘邦攻破后,楚国有一个叫陈平的都尉害怕了,选择逃走,这个陈平是何许人也呢?《资治通鉴》作了交代。

陈平其人

陈平是阳武人,阳武在今天的河南省新乡市原阳县。陈平少年时家里很穷,但是爱读书。当地有祭祀时,大家总是让陈平任宰职。这里解释一下,所谓“宰”就是宰相的“宰”。先秦时代,祭祀是一个家族的头等大事,宰杀牲畜用于献祭是祭祀活动的重要环节,主持宰杀的人不是随便什么人都行,必须是家族中主持家事的大管家,所以大管家称为“宰”。即便后来家变成了国,依然延续了这种叫法,所以就有了“宰相”这个官职。陈平担任的宰职,虽然只是祭祀活动时的临时职务,但是也必须是一个能够服众的人才能担任,他还要负责在祭祀结束后,把献祭用的牲肉公平地分给各家各户。可别小看了这个分肉的小事,谁家多了,谁家少了,你家肥了,我家瘦了,难度堪比项羽分封天下,但是陈平每次都能分得非常公平,皆大欢喜。百姓们交口称赞,陈平也志得意满地发出了感慨:“如果哪一天我要是能主宰天下,我也会像现在分配宰肉一样公平。”“陈平宰肉”从此也成为一个文化语码,正如老子所言“治大国若烹小鲜”。

投奔项羽

陈平在家乡时,虽然年轻,但也称得上德高望重,当陈胜、吴广揭竿而起时,陈平也毅然决然地融入时代巨变的洪流之中,寻找自己改变命运的机会了。陈平先是到临济投奔了魏王咎,被任命为太仆。陈平多次向魏咎提出建议,但是魏咎从来都不当回事。而且初入职场的陈平还处处被同僚排挤,陈平该怎么办呢?大不了不干了,换个地方发展去,于是陈平改投项羽。项羽赐陈平为卿。殷王司马昂反叛楚,陈平带兵平叛,打得司马昂再次归顺楚国。因为这一功劳,项羽升陈平为都尉,赏金二十镒。看来项羽也不是对谁都吝啬。

投奔刘邦

《资治通鉴》交代过了陈平的出身及履历后,一个“居无何”把时间线拉回到了当下。没过多久,刘邦攻下了殷国,司马昂被俘。项羽把满腔怒火化作愤怒洒向了先前参与平定殷国叛乱的将领和官吏,准备把他们全部杀光以泄私愤。这样一来,第一个该被追究的人就是陈平。那么,问题来了。陈平对于平定殷国叛乱是有功之臣,至于司马昂后来兵败被俘与陈平有何相关?为什么项羽要迁怒于陈平呢?史料没有记载,我们大概可以推测一下,按项羽的性格,对于背叛自己的殷国,大概率会选择屠城。但是,陈平平叛后,竟然还让司马昂继续担任殷王,现在司马昂战败,又把殷国丢给了刘邦,项羽一怒之下就把一肚子气撒给了参与平叛的功臣。陈平能不害怕吗?于是陈平赶紧把项羽给自己的官印和赏金规规矩矩的封好,派人恭恭敬敬的还给项羽,带着自己的佩剑,只身走小路离开了彭城。渡河后来到修武,通过魏无知见到了刘邦。刘邦与陈平只是进行了简单的谈话,不过刘邦还是挺高兴的,还给陈平赐了饭食,然后就让陈平回到住处等消息了。这次面试其实也算是比较顺利了,面试过后,应聘者回去等结果也算是正常程序。但是,陈平偏偏不按套路出牌。当场就给刘邦说:“我今天有事专程来找您汇报,这件事很重要,不能等到明天再讲。”于是刘邦就把陈平留下来详谈,交谈的具体内容我们不得而知,但是结果是刘邦非常高兴。刘邦问陈平:“你在项羽那是什么官职?”陈平回答:“都尉。”刘邦当即就拜陈平为都尉,外加参乘和典护军。所谓“参乘”就相当于时常伴随在刘邦左右,刘邦乘车出行时与刘邦同坐一辆车。所谓“典护军”就是护军都尉的简称,主要职责就是在军中负责协调各个军事将领之间的关系。陈平这个从楚军逃亡到汉营的一个新人,既无资历又无军功,却刚一入职就一步登天,又是都尉,又是参乘,又是护军,官职和级别一下子就超过了很多老将,这帮老将能服气吗?当然不能。军中一片哗然,大家纷纷抱怨说:“陈平一个从敌营叛逃过来的流亡分子,连底细还没有摸清呢,就让他担任这么高的官职,汉王怎么会这么信任他、重用他呢?”刘邦听到了大家不满的议论,非但不以为然,反而对陈平更加亲近了。

董公献策

刘邦重用了陈平后,刘邦东进的步伐也在悄然加快。南渡平阴津,抵达了洛阳。这时候,一位姓董的老人拦住了刘邦,向刘邦通报了项羽已经秘密处死义帝这个重要信息。这位董公不仅向刘邦通报了义帝的死讯,还向刘邦作了一番慷慨激昂的演讲:我听说‘顺德者昌,逆德者亡’,项羽诛杀义帝犯下了弑君大罪,已经违背了天意,丧失了民心,汉王应该上承天命,下顺民心,讨伐逆贼。但是不能师出无名,汉王应该把项羽的罪行通报天下,项羽必然会被众叛亲离,您就可以以仁义之师讨伐不仁不义,天下诸侯定会纷纷响应,汉王必将以王者之师而成就大业。我们不知道这位董公是何许人也,甚至不知道他是不是刘邦找来的演员,但是我们至少知道一点,这时候刘邦的战略目标已经非常清晰了,就是要打着正义的旗帜消灭项羽这个最大的敌人,然后建立自己的大汉王朝。

为义帝发丧

刘邦听完董公慷慨激昂的演讲后,并没有调查一下这位董公的来历,也没有质疑义帝被杀这个消息是否属实,更没有怀疑项羽杀害义帝的动机是否存在,反正就是对眼前这个陌生老头的话深信不疑,而且立即按照董公给的建议付诸行动。先是为义帝发丧,刘邦哭天抹泪得泣不成声,并且宣布哀悼三天。同时向天下诸侯发布通报:天下共同拥立了义帝,而项羽却大逆不道地将义帝杀害,我刘邦要率领关中兵马沿江而下,愿与各位诸侯王一同讨伐杀害义帝的逆贼。

那么各路诸侯到底有没有响应呢?我们下一篇再讲。

相关文章

  • #我的五千年#《史记》第112天:言听计从,先为不可胜

    高祖本纪·笔记「10」 睢水之战,汉军伤亡惨重,睢水为之断流。荥阳之战,纪信的牺牲换来了刘邦的逃脱。楚汉相争,刘邦...

  • 空言虚语

    楚汉相争时期,刘邦与韩信、彭越合兵围攻项羽,项羽在乌江兵败自刎。各路诸侯与刘邦手下的大臣纷纷要求刘邦称帝,刘邦谦虚...

  • 韩信被杀之谜

    楚汉相争是个永恒的话题,很多文人墨客津津乐道于刘邦项羽的功过成败。刘邦最终战胜项羽,很大程度上归功于刘邦...

  • 项羽俘虏了刘邦的老婆和父亲1年多,为什么他们能安然无恙?

    楚汉相争其实就是刘邦的翻盘局,起初,项羽的实力是远超刘邦的,虽然刘邦手底下有彭越、韩信这些名将,还有张良、萧何这些...

  • 《傲慢与偏见》夏洛特:一个清醒的现实主义者

    楚汉相争时,刘邦的父亲被项羽活捉了,项羽要挟刘邦不投降就煮了你的父亲,刘邦听后说:”我和你相约结为兄弟,这样说来,...

  • 艺凡读易中天中华史《秦并天下》22

    易中天中华史《秦并天下》第四章:刘邦称帝之天下乱作一团 艺凡:刘邦出关了,这个时候项羽在干啥呢? 易中天:项羽这边...

  • 读书杂记一则

    楚汉相争,项羽败于刘邦。每读此章,无不为之唏嘘。刘胜项败,原因固多,然英雄败于流氓,豪气输与奸诈,终让人心为之塞,...

  • 套路.挑拨(闪小说)

    楚汉相争中,刘邦战胜了强大的楚霸王项羽。许多年后,项羽与刘邦在冥界相遇,项羽还是有些不服气的问刘邦: 我武功、颜值...

  • 四面楚歌

    楚汉相争,项羽被刘邦围困与亥下,刘邦命军士大唱楚歌,项羽军士思乡心切,无心恋战,最终大败,项羽乌江自刎! 典故出处...

  • 成语故事~~独当一面

    【释义】 单独负责一个方面的工作。 【典故】 楚汉相争时,张良是刘邦的主要智囊,为刘邦夺取天下出了不少的计谋。 刘...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082楚汉相争之刘邦出关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sicngd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