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读《论语》为政篇有感(3)

读《论语》为政篇有感(3)

作者: 菊花叶子 | 来源:发表于2024-01-17 18:23 被阅读0次

这个星期一晚上八点钟,读书会继续线上学习《论语》。

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为政篇(15章)

即使没有读过论语的人,也是非常熟悉这句话的。学习就是一个思考的过程,就像人吃了食物,要经消化和吸收的过程,才能转变为自身的能量一样。

其实学和思就是一件事情的两个方面,缺一不可。学习是一个复杂的脑力劳动,不同的人学习相同的东西,理解完全不一样。有的人能深入思考,发现新的深层次的问题,有的人走马观花,只停留在表面的理解上。学习的不深入,不透彻,收获就不大。

我也读过杨绛先生写的《走到人生边上》这本书,在前言中,杨先生如此写道:“我正站在人生的边缘的边缘上,向后看看,也向前看看。向后看,我已经活了一辈子,人生一世,为的是什么呢?我要探索人生的价值。向前看呢,我再往前去,就什么都没有了吗?当然,我的躯体火化了,没有了,我的灵魂呢?灵魂也没有了吗?”当时,读到这里的时候,我不知道,她为什么要这么写。

九十多岁的老人,已经走到了人生的边缘,为什么来讨论有关哲学方面的问题呢?这本书中有她写的灵与肉的斗争和统一、命与天命,还写了关于许多灵性良心等方面文字。读过之后,我的脑子里有许多的疑惑一直没有解开。直到我阅读了周国平的《我喜欢根底里的宁静》这本书,里面有一篇他读杨绛这本书以后的感想,我才明白了其中的原因。

这段话点出了杨绛要讨论的两大主题,一是人生的价值,二是人生的去向。前者指向生,后者指向死。读下去,才发现这两者是密不可分的。

我读的时候对“灵魂”的理解,就是指脱离人体的精神。但是,周国平读后认为,杨绛书中说的“灵魂”是指两个方面,她指的是“灵魂”和“灵”这两个方面。她说的灵魂,指不同于动物生命的人的生命,一个看不见的灵魂附在一个看得见的肉体上,就形成了一条人命,且各个自称为“我”。而周国平的理解是,这个意义上的灵魂,相当于每个人内在的”自我意识”,它是人的个体,生命的核心。可见,不同的人,对于“灵魂”这个词有各自不同的看法。这就是深入思考后的结果。

在学习的过程中,会遇到许多疑问,不去思考,不去探究,不去解答,那我们有什么收获呢?其实,学习就是答疑解惑的过程,为了解决疑惑,你就要不断地再去学习,这是一个良性循环的过程。

学与思,思与学的相互融合,这大概就是孔子这句话所要表达的主要观点吧。

相关文章

  • 读《论语•为政篇》

    译:孔子说:“我十五岁的时候终于发现了学习的乐趣,并且立志于此;三十岁时有了自己安身立命的本领;四十岁时,我已经不...

  • 【论语导读】2.0 从《论语为政篇》看各章的内在联系

    【论语导读】2.0 从《论语为政篇》看各章的内在联系 很多人读《论语》,感觉各篇中各章节之间散乱,缺乏联系,其实不...

  • 读《论语》,有所思 为政篇(2.1 、2.3)

    读《论语》,有所思为政篇(2.1、2.3) 【原文】 2.1子曰:“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之①。” 【注...

  • 读《论语》第二章:为政篇〈2.1〉

    读《论语》第二章:为政篇〈2.1〉 读/衣者郭郭 原文: 子曰:“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gǒng之。”...

  • 读《论语》第二章:为政篇〈2.21〉

    读《论语》第二章:为政篇〈2.21〉 读/衣者郭郭 原文: 或谓孔子曰:“子奚不为政?”子曰:“《书》云:‘孝乎惟...

  • 《论语》为政篇3

    子曰:‘’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 孔子说:‘’用政令来训导,用刑法来整...

  • 论语-为政篇3

    子曰:“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 这句话的意思是说,国家用刑罚来约束人民,...

  • 《论语》为政篇3

    【原文】 子曰:“道①之以政,齐②之以刑,民免③而无耻。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④。” 【注释】 ①道:领导、...

  • 君子不器

    子曰: 君子不器。 --《论语.为政》 读论语读到为政篇“君子不器”这一句,对自己的感想做一些简要的记录。 钱穆先...

  • 《论语解悟》为政 第一、二章

    前一篇《论语解悟》学而 第十五、十六章 后一篇《论语解悟》为政 第三章 为政是《论语》的第二篇,主要论述了为政、教...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读《论语》为政篇有感(3)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siecod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