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一行6人(四个大人,两个婴儿)打车从家里去到邻瑞广场,进到商场就径直走到HM专卖店中,想给小土豆和小柚子买衣服,柚子已经在我肩膀上睡下了,我将坐凳装在腰上,柚子趴在我的胸前。在后面的一个多小时的时间里,梦颖,妹妹,妈妈都是在商场中挑选衣物,最终梦颖买了两件衣服,妈妈买了一件衣服。
走出商场,我们一行人商量接下来去哪里,一看时间已经到了饭点,准备去负一楼新开的一家小吃店。梦颖抱着柚子,妹妹抱着土豆。我走路的速度快一些在前面,先走到了小吃店,进入小吃店看到店里基本已经坐满,让服务员腾出四个人的位置,我将婴儿车放在位置旁,在桌子旁站立等待的过程中,看到有很多的新的顾客走到店中,我一个人占据着四个人的位置,而店里的人越来越多,没有位置坐的人在店中来回寻找着。这时我希望在我后面的三个人能够立马出现在我的旁边,这样我们四个人坐在位子上,找不到位置的人在旁边走动的时候,我内心就不会感觉焦虑和压力。
而事实是,一直到等不见她们过来,之前走出店里一次,招呼她们来这里,所以她们知道我是在这个店里的。我离开位置走出店里,看到她们都在门口不远的地方,我再一次示意她们进来,梦颖站在原地,表情疑惑,脚步没有走动,妹妹正要走进了旁边的一家卖首饰的店中。我再次给出了示意让她们进来,确定她们收到了我发出的信息之后,我就重新走回店里。
回到店里,看到一个女子刚好坐在之前店员为我腾出的位子上,我走过去,后面就发生了下面的一串对话。
A:你好,这是我们坐的位置,我们一行四个人。
B:我们也是四个人。
A:我们先占用了这个位置。
B:我看你出去了呀。
A:我出去是让她们进来的。
B:那你到里面去看看有没有别的位置。
有些气愤,但理智告诉我这样争论下去没有意义,推着桌子旁婴儿车从店里走出来。
此时,看到她们三人还是站在离店门口有段距离的位置,我无声的走到她们中间,说了一声:“走吧“。
这句话包含着位置被占的气愤,约定被背叛的恼火,情绪是能够通过肢体语言,语气提现出来的。
后面妹妹在中间调停,在老妈米线的店里点了四份米线,我出门在位子被占的那家店里,点了三个小吃外带。
吃饭的过程中梦颖还不忘拿我生气的事情打趣,我将座位被占和自己对于这件事情的思考和她讲述了一遍。
我反思今天发生的事情,有以下几点是我值得关注的。
- 想去那家小吃店是我的想法,虽然大家表面没有表达反对的意见,但也没有表示支持的意见。
- 公共场所,没有那么明确的领地意识,不能因为你说你占据了这个位置,这个位置就是你的了,虽然当时很生气,后来想想当时自己的做法也是很不合理的。
- 每个人的兴趣点是不一样的,将自己认为有趣的事物,推到每个人眼前,人们大多数情况下是拒绝的,只是有绝的信号强与弱的区别。
每个人的兴趣点不一样。
梦颖带着一个六个月的宝宝,妹妹带着一个五个月的宝宝,妈妈拎着一些袋子。
每个人感兴趣的点,是下面这样的:
妈妈
- 折扣力度大的衣服
- 单价不高的首饰
妹妹
- 小土豆的衣服
- 婴儿用品
- 衣服
梦颖
- 小柚子的衣服
- 婴儿用品
- 衣服
我
- 新奇有趣的事物
- 吃的东西
所以,看三个人在在服装店里呆了近两个小时,我会有些许的不耐烦。因为我感兴趣的完全不是服装,并且在我不感兴趣的地方呆了近两个小时,我下意识的认为这是对我时间上损失。损失厌恶是根植在基因底层的情绪。
加之后面的失信于约定,位子被占,最终这些负面情绪都被表现在语言上。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