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一起来移山

一起来移山

作者: 桉子哥哥 | 来源:发表于2024-03-14 15:25 被阅读0次

【文章标题】:探求课例的课程论意义

【阅读书目】:听王荣生教授评课

【文章编号】:167-192

【作者信息】:王荣生

【打卡内容】:一、《愚公移山》读后感

愚公移山可以说是定篇的范例,全中国人都知道的经典古文,子又生孙,孙又生子,子子孙孙无穷匮也。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人定胜天,虽难为,可是只要意念坚定,总是能取得成功。可以说它给了无数中国人力量,就现在结婚率出生率低的状态下,这个故事也算得上是催生神器——子又生孙孙又生子,只要血脉延续总是会有成功的一天,我们应该寄予人生寄予后代无限的希望。

如果让我教,我会教什么呢?一是理解文本,也就是翻译,可以借助一篇优秀的现代文进行比照阅读。二是理解重点语句的含义与词语的用法。三是研讨愚公的精神,你怎么看愚公移山,或者说引用不同人的观点进行辩论,自己阐述论点和论据。四是代入法,如果你能穿越过去你会怎么帮助愚公?

二、郭初阳老师《愚公移山》教学实录

1.直奔主题,幻灯片出示课题——愚公移山,山异常的大,引发学生思考“山是怎么样的?愚公是怎么样的?移的过程是怎么样的?最后结局又是怎么样的?”一边听录音一边思考。(这样的课题出示别出心裁又契合课题,能非常直观地带领同学们理解课堂,而且生动形象地展现了愚公移山的艰难,可以说能一下子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听录音如果改成教师范读会不会更有感染力一点,就我平常课堂上读书给学生听的经验来说现场读更能抓住学生注意力。)

2.用文中的话回答四个问题,通过“艰巨的任务”“微弱的力量”“长期的努力”“最后的胜利”

不仅概括了文章的内容梳理了文章的脉络,而且力量悬殊跃然纸上。

3.对比力量,学习“知其不可而为之”“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结合“精卫填海”“夸父逐日”学习愚公移山感受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对比三个故事寻找三处差异,对比学习更能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进行个性化阅读。

4.后息为胜,来研讨智叟与愚公的对话,填补对话。引入“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补充对话。不同的角度来探讨对话,能够开拓学生思考的路径。

5.怎么看待愚公这个人,这个很冒险,因为肯定会有很多不同的答案。很多时候这份冒险就是我们应该追求的个性体验,让学生在阅读的过程中敢于说出自己的声音,这样在今后的学习生活中才会有独立的思考。其实如何看待愚公,肯定不是一边倒,因为一千个读者有一千个哈姆雷特,这才是语文教学该培养的人才——百家争鸣!

6.峰回路转,通过讨论与对外国人的采访体现了愚公的愚、狡猾、自私。可是“聪明的中国人,为什么会对这样一个疯狂的愚老人,津津乐道?”欲扬先抑,能够帮助学生透过现象看本质。一个老人的梦想,希望之为虚妄,正与绝望相同。其实我们很多时候就要这份孤掷一注,明知不可为而为。奇迹之所以成为现实,就是因为我们的执着与努力。很多时候我们就是缺少愚公这份愚不可及。当然任何事有两面甚至多面性,如何选取?择其善者而从之!

6.这样开放式的讨论是我无法企及的,名师的眼界与格局是我们无法想象的,语文课堂就是应该在宽广的海洋里遨游拾贝。

三、王荣生教授评课

(一)关于文本解读

1.对阅读取向审议

我们要培养学生什么样的能力,我们想要看什么才能看见什么,“看见”需要先有“思想”。

2.对解读方式的审议

语文教学中的听说读写取向,是必须“有道理”的,并且必须证明其“有道理”。

(二)关于课程实施

1.课程的“语文”,还是教师的“语文”

要坚守课程的语文,而不是教师随意性语文。

2.对教学内容的审议

(其实王教授评课部分我没有看懂,依旧是摘录为主。)

相关文章

  • 《愚公移山》读后感

    《愚公移山》这一寓言,在当今生活中可谓是家喻户晓。在看过《愚公移山》这一则寓言后,我深受启发。 《愚公移山...

  • 移山

    2016-07-04 力度不变的敲击 撞钟般凝重而平常 钉板碎裂成三 各部分死守各自疆域 河床渐趋松软 但为挂住水...

  • 移山

    愚公被家门口的两座大山挡着了路,于是过得颇不太平,有一天突发奇想,要把山平掉,于是率领众人挖山投石。故事至此,我觉...

  • 移山

    远山一声叹 十里无声息 所爱隔山海 山海不可平

  • 移山

    山在那里。茫茫大海之上,被晨雾笼罩着,如一个倒置的酒杯。它不远千里而来,仿佛歇歇脚似的,停在了这片岛屿中。它的模样...

  • 移山

    愚公移山,只是对人们勇气与毅力的一种神话般的鼓励,以使人们始终处于不熄的热情状态:汗水灼热、脚步坚毅、勇气不熄不灭...

  • 移山

    题记 我问他,想不想到山外看看。 他说,他从懂事时起就想出去,但是两座大山挡在面前,有什么办法呢? 我告诉他,山挡...

  • 2021-03-05

    移山 移山是为了移山吗,是要证明什么,证明我能吗,那要移到什么时候,什么时候山才不是山,是要把山移到另一个位置,还...

  • 移山篇第一

    太行王屋二山,方七百里,高万仞。本在冀州之南,河阳之北。 北山愚公者,年且九十,面山而居。惩山北之塞,出入之迂也。...

  • 致敬愚公精神

    愚公移山的故事耳熟能详,愚公的精神显而易见。移山真的很难吗? 愚公移山的精神感动了天帝,天帝拖别人把山挪走了。如果...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一起来移山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sijwzd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