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中常听到这样的抱怨场景,“我为你付出那么多,你却从来没有感动过”,“付出了百分之百的努力,却还是一无所获”,抱怨之后,接着陷入命运的哀叹,假如你觉得这个场景似曾相识或者你也曾这样为此烦恼过,现在可想明白了问题的症结究竟何在呢?
马克吐温说过,让你陷入困境的不是这个世界,真正让你陷入困境的是这个世界并非你想象。
我们习惯了站在自己角度去思考和分析问题,然后按照思考的结果做出的决定去执行,在走了无数弯路之后,才猛然发觉自己竟然选错了道路,出发点本身就是个错误,又怎会到达去往的目的地。每月领到的薪水不是自己想要的,我们的第一直觉往往觉得那是老板的问题,是老板对自己有偏见,他就喜欢能说会道、会来事儿的人,常常把一些对自己至关重要的事归结为外部环境或其他原因所致,心里这样想的时候或许会舒服一点,也给自己找到一个推脱的理由,可深入其后,我们就会想明白,自己不满意的薪水,其实老板也不满意。觉得自己拿得少了,他觉得你拿的多了,心里也不会平衡。
真正决定价格的核心要素是什么?一开始以为是一个人创造的价值,再深入其中,才知道价格由需求决定。我们常想靠做事情的多寡来感动和满足别人,却忘记了,做了那么多,根本不是别人所需要的,这样即使做的再多也没用。当我们不了解一个人的时候,容易按照自己的思路去推测和想象他们的需求点,很难站在对方角度去思考他最需要的是什么,换个角度真是挺难的一件事儿,但如果真正做到了,就等同于为自己打开了另一扇认识世界的大门,世界是由人所构成,当一个人理解的人越来越多,也就间接认识了世界,继而和世界建立起更强的密切关联。为什么常常觉得自己被人忽视和遗忘,可能是因为这个世界不需要你,存不存在都一样,也不想和你有关系。听起来是一个很残酷的事实,但好像就是这么一个道理存在。
一个人的幸福度和他被需要的程度直接相关,在这类人生活的世界,他们和周围的人建立起很强的关联,他们被周围的人所真正需要,是众人瞩目的焦点,世界有了他的存在,好像变得更美好了,被人需要其实是一种幸福。反观那些不幸落入痛苦的人,感觉和这个世界建立的关联并不强烈,还觉得世界和自己没有了关系,他们若即若离,习惯从自己角度出发,至于旁人和自己有什么关系。从这个角度来看,一个人的幸福取决于自己的选择,你可以选择和人建立联系,也可以选择不联系。通过一个人可以更多的认识另一个世界,而理解更多的人,也就对这个世界有了更多的了解和认识,最终发觉并非自己想象中的那个样子。
想与这个世界建立更多的关联,最重要的一点是有用。做人,就做对别人最有用的人,做事,就做对别人最有用的事。无论在哪里,这一点都是通行的道理,只有做到真正有用了,就会和更多的人和事建立起了密切关联,也就随之被这个世界所真正需要。别人真正需要的究竟是什么,或许才是每天需要思考的问题。
永远不要抱怨这个世界,因为选择权在你自己手中。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