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位早上好!我们一起来礼佛!
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
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
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
无上甚深微妙法,百千万劫难遭遇,
我今见闻得受持,愿解如来真实义。
第五章 身念处与入出息念
第一节 总说
今天进入身念处的具体修习方法。身随观的次第是循序渐进的,从身体较为明显和基本的层面开始,持续朝向更详细且解析式的去了解身体的性质。在汉译《中阿含》(Madhyama āgama)和其他念处经典,有将观呼吸从第一个位置调换到第三个,这样渐进的模式变得更加明显。在对于身体姿势的觉知、对于身体动作的正知之后,才开始修习入出息念。
身随观,在关于身体姿势和动作的两个修持,及入出息念的前两个步 骤中,强调“知道”(pajānāti, sampajānakāri),也就是如实觉知。接下来的修持,则介绍略为不同的随观方法。入出息念的第三步骤息全身和第四步骤使身行安静,是关于“训练”( sikkhati,善学);两项身体的分析:身分和四界,是关于“审查”(paccavekkhati,省察),审查(considering)是指反复分析的观察。 墓地九观,则是关于“比较”(upasaṃharati)。动词选用的改变,展现了从相对简单的观察,到较精密的分析方式的递进。于此,可以了知,随观并不仅仅是如实观照觉知而已,还有不同的层面。禅修的巴利原文是bhāvanā,有静虑之意,这个虑,就有分析的含义。在此,入出息念又再度呈现过度的角色,因为它最初的两个步骤,具备姿势和动作两种随观的特色,而它的第三、 第四步骤,可以和其他三个随观:身分、四界、墓园九观归为一组。
除了四种姿势的觉知和动作的正知之外,其他身随观的每一个修习, 都各用一个比喻来形象阐明:入出息念比喻为辘轳匠转辘轳;观身分比喻为检视装满各种谷粒的袋子;四界分别观则比喻为屠宰一头牛。
在《身至念经》中,将身念处当作抵挡魔罗的重要因素。摩罗是内心烦恼的拟人化。正如同一颗沉重的石球能穿透泥沼;或如同火苗能从干木中生起;或如同空瓶能装满水。同样地,魔罗也能找到机会,控制那些尚未妥善安住身念处的人。然而,正如同一枚轻盈的线球,无法穿透实木嵌板的门;或如同火苗无法从潮湿的木头中生起;或如同盈满的水瓶无法再装更多的水。同样地,魔罗也无法控制那些培育和发展身念处的人。身念处犹如一个当下的锚,令行者不被思绪牵走。
《身至念经》将身随观连结到克服世俗的心念及定的发展。这显示身随观具有另一项重要的功能,就是行者可以透过对于身体性质的恰当评价而克服对于声色的迷恋。这种对于声色迷恋的减弱,使来自感官纷扰的障碍减少,有助于培养定力。《身至念经》如此比喻:正如瓶子翻倒,饮水会流出来;或如同池岸决堤,池水会流出来;或如同一位善于驾车的御者,能随心所欲地将马车驾驭到任何他想去的地方。同样地,身念处能轻易地导至甚深禅定的发展。
在身体内建立稳固的觉知,是进一步发展止和观的重要基础,因此四念处的身随观才在经典和注释书中受到最广泛而详细的论述。上座部传统的观禅学派至今仍然持续地重视身随观。这些学派将身念处作为基本的念处修习,因此身念处在整个念处修习中占有核心的地位。雷迪尊者也强调为了止或观的修习,在身随观奠定基础是很重要的。有些人还没有具足身体觉知的基础,却亟不可待想去做进一步修习,尊者将此比喻为驾驶着没有套上鼻环绳的小公牛所拉的牛车。
经典里面反复地强调身念处的重大价值。在《中部》,身随观的各种面向被分开详细地解说而作为独立的经典,比如《安那般那念经》(M III 78) 和《身至念经》(M III 88)。同样地,在《大念处经》的注释书中,解说身随观的篇幅长度,等于解说其他三种念处的篇幅长度。可见身念处的重要性。
很多行者出于偷懒,或者出于自恃甚高,不安于身念处的修习,直接进入心念处。这样的选择应当审慎。心的把握并非易事,大家要好好重视身念处的修习,培育强而有力的念和定。把基础打牢打稳,将来才能走得更好更远。
第二节 入出息念
然,诸比丘!比丘如何于身观身而住耶?
诸比丘!于此,比丘往森林,往树下,往空闲处而结跏趺坐身正直,思念现前。彼正念而入息,正念而出息,或长入息,而知:“我在长入息,”又长出息者,知:“我在长出息。”又短入息,知:“我在短入息,”又短出息者,知:“我在短出息。”修习:“我觉知全身而入息,”修习:“我觉知全身而出息。”修习:“我止身行而入息,”修习:“我止身行而出息。”。
诸比丘!恰如熟练之辘驴匠或辘驴匠之弟子,或长转(辘驴)者,如:“我在长转,”或短者,如:“我在短转。”诸比丘!比丘如是在长入息者,如:“我在长入息,”或长出息者,如:“我在长出息。”短入息者,如:“我在短入息,”短出息者,如:“我在短出息。”修习:“我觉知全身而入息,”修习:“我觉知全身而出息。”修习:“我止身行而入息,”修习:“我止身行而出息。”如是,或于内身之观身而住;又于外身之观身而住;或于内外身,观身而住。或于身,观生法而住;又于身,观灭法而住;又于身,观生灭法而住。尚又对于智识所成及忆念所成,皆会“有身”之思念现前。彼当无所依而住,且亦不执着世间之任何物而住。
诸比丘!比丘如是,于身观身而住。
止 业 处
佛陀在《增支部·证智经》中说:
“哪些法应以证智修习呢?止和观。这些法称为应以证智修习。”(A.4.254)
《增支部》的义注解释以证智修习止的意思是培育心一境性(cittekaggatà),相当于定(samàdhi),也就是《清净道论》所说的心清净(cittavisuddhi),包括称为八定的四种色界禅那和四无色定,即所有的安止定(appanàsamàdhi)。心清净也包括近行定(upacàrasamàdhi),是与即将达到禅那的定力相似的深度定力。(Vm.662)
《增支部》的义注也解释了以证智修习观的意思是培育对诸行的观智,即通过亲证之智来了知究竟色法、究竟名法及其因。随后,需要了知这些行法的无常(aniccà)、苦(dukkhà)、无我(anattà)相。
在《大念处经》中,佛陀教导了十二种修止的方法:
(1)随观入出息,可以证得四种禅那。
(2)随观身体三十二部分的不净,可以证得初禅。
(3)随观四界,可以获得相当于近行定的定力。
(4)-(12)随观九种尸体相状,可以证得初禅。
十四种身随观中有十二种属于止业处和观业处,其余两种身随观只属于观业处,即四威仪和正知正念。
《大念处经》介绍的第一个念处是安般念,这是音译安那般那念的简称,意译为入出息念。通俗地被称为观呼吸。自古至今,入出息念很可能是最被广泛使用的身随观之法。佛陀本人就修习入出息念,称此方法为一种圣人的、天人的修习方法 。佛陀的觉悟,也是基于入出息念而成就的。《大念处经》描述入出息念修习的四个步骤;在这四个步骤之上,《安那般那念经》则又增加另外的十二项,总共有十六个步骤。其他的经典,也提及入出息念作为“想”(saññā)和作为“定”的修习。这么多种的陈述,说明将呼吸过程作为禅修对象,具有多重功能的特色,包括洞察的观和深层的定。
佛陀在《谛相应》(Sacca Saṁyutta)里说道:“诸比丘,你们应当培育定力。诸比丘,有定力的比丘能如实地了知诸法。”佛陀在《相应部》(Saṁyutta Nikāya)里建议弟子们修行入出息念,他说:“诸比丘,透过培育与数数修行入出息念所产生的定力是宁静且殊胜的,它是精纯不杂的安乐住处,能在邪恶不善念头一生起时就立刻将它们消灭与平息。”《清净道论》则说:“在一切诸佛、某些辟支佛及声闻弟子借以获得成就与当下乐住的基本业处中,入出息念是最主要的。”
入出息念具有平静的特性,导向姿势的稳定和心的稳定性。《阿毗达摩俱舍论》(Abhidharmakośabhāṣyam)解释:入出息念特别适合对治散漫的念头。因为呼吸是一种平淡的禅修对象,没有颜色或外形,本身不会激发内心的想象。由于观照呼吸而导致的内心平稳 ,特别能够对治分心和散乱 。
入出息念之所以成为二甘露法门之一,有几个原因:
首先,呼吸是个单纯的所缘,每个人时时都要呼吸,是培育对身心觉知的最简便的业处,行住坐卧都可以轻松关注的业处。
其次,只要一关注呼吸,马上可以回到当下、活在当下。
第三,呼吸能够真实反应身心的状态。
第四,入出息念既可以修止也可以修观。
第五,修习入出息念,可以令行者在临终时对最后一个呼吸具足正念。
今天课就到这里,愿大家都能得到佛法的真实利益,真正在解脱道上直了成佛!我们一起来回向:
愿消三障诸烦恼,愿得智慧真明了。
普愿沉溺诸众生,速登无上涅槃道。
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
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
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