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间遇到同事玲,看着有气无力的,到了办公室就窝在椅子上不愿动。
随口问了一句,“上了几节课?”
“两节。”
“两节就累成这样?”旁边一男同事接过话。
“最近没劲儿说话,而且上个楼明显感觉喘。还可容易出汗,稍一动就满头大汗。”
听着她的话,脑海中立马蹦出两个字“气虚”。
作为教师,尤其是女教师,长期说话多很耗气,这一点我深有体会。
前年开始,身体有明显的不适,出现了上述女同事的症状,更糟糕的是还出现严重的便秘。对于便秘,曾经的理解是上火或运动不足,可尝试了各种办法,症状没有任何改变。
当时想着会不会是胃肠道病变,还做了一个胃肠镜来明确病因。结果,并没有器质性病变。
机缘巧合,找到了中医大家宫教授。通过望闻问切,宫教授明确表示我是典型的气虚,便秘也是气虚性便秘。经过宫教授的几次对症调理,困扰很久的便秘得到了彻底解决,其他症状也有了很大的缓解。但宫教授说,平时还要注意不能讲话太多,否则仍会气虚。
“有没有什么预防的方法呢?”我问。
教授建议我喝黄芪水。
黄芪,以补虚为主。体质虚弱容易疲倦者,常喝黄芪水,可补中益气,改善气短症状,使精力充沛,有效增强机体免疫力。
中医认为人体表面有一层卫气,是保护我们不受外邪侵扰的。当卫气虚时,容易出虚汗,人更容易感冒。黄芪益卫固表,配伍白术、防风,即玉屏风散,就像一个屏风一样抵挡外邪。
黄芪有利水消肿的功效,黄芪可益气,同时利水,兼有降血脂作用,常用于气虚肥胖。
黄芪可防治脾胃气虚证。主要表现为精神倦怠、饮食减少、口痰增多,大便溏稀等。可将黄芪和党参、白术、茯苓等一起煎水服用。
胃下垂、脱肛、子宫脱垂等内脏下垂者,中医认为与中气下陷有关,可用黄芪和人参、柴胡、升麻一起煎水服用。
荨麻疹、湿疹或其他顽固性皮肤病,日久不愈,可用黄芪泡水或加当归、金银花等煮水服。
最关键的是,黄芪的价格还较为便宜。因此,黄芪被称为最平民化的补气之王。
前些天上课有点多,明显又感觉气短,黄芪水赶快喝起来。
因首次在家煮黄芪水,害怕上火,就遵照医嘱在里边加了几片陈皮。教授说,陈皮能防止黄芪带来的腹胀,能增加黄芪的吸收率。当然黄芪是主要的,陈皮是辅助。所以黄芪用十克,陈皮只用两三克。
喝了20天左右,说话明显有力。原想着是不是还要再去找宫教授调理,现在看来不用了。今后可以把黄芪水当做日常保健之用。
把我的经历和同事分享,她觉得我们俩的症状挺像。可中医讲求辩证治疗一人一方,我建议去找宫教授,可她觉得太麻烦,而且宫教授的号也太难挂,打算先喝黄芪水试试。
期待黄芪水也能缓解同事的不适。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