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在读李玫瑾老师的《心理抚养》,李老师是研究犯罪心理学的专家,她在研究的过程中发现,很多凶残至极的罪犯往往都有这样或那样的心理问题,而这些心理问题的形成往往源于其早期的家庭养育的缺失。有的人父母离异,有的人从小被父母虐待,有的人从小就没有感受过关爱。每个孩子生下来就像一张白纸,早期他们学习、模仿和依赖的对象主要是父母,如果父母的关爱缺失,或者父母本身就有问题,那这个孩子的心理大概率不能正常成长。如果一个人从来没有得到过关爱,那么他又如何能给别人善意、同情或者关心呢。有很多罪犯杀人不眨眼,不觉得自己残忍,也无视被害者的苦苦哀求,他们像冷血的机器人或者没有感情的动物,杀人害人只是为了满足自己的欲望。所以,在孩子成长的早期,至少是 6岁之前,父母要给孩子足够的陪伴,足够的爱和足够的安全感,要言传身教的教他为人处事的道理,这就是对孩子进行心理抚养。孩子的成长过程是不可逆的也是不能错过的,一旦错过关键的心理养育期,后面再想补救就要花成倍的时间和精力,并且还不保证多有效果。
所以宝爸宝妈们,对孩子成长早期的养育一定要重视起来,用陪伴和爱,用言传身教给孩子良好的心理抚养。
另外,不是生了孩子就自动成为合格的父母了,做父母的要多多学习和反思,孩子才能更好的成长。就像李老师讲的一个观点,如果孩子有问题,那么问题的根源很可能是在家长身上。比如,孩子不爱学习,原因很可能是家长自己就不爱学习,家里可能天天有人打麻将,家长自己可能就沉迷刷手机等等。比如,孩子在学校经常打架,那家长要反思一下,孩子这是跟谁学的,是不是家长就是这样经常打孩子。研究显示,很多问题学生的背后往往是问题家长或者问题家庭。做父母的要自身作则,经常反思,才可能教育出好孩子。正如书里所讲的,父母要好好学习,孩子才能天天向上。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