街头即景:年味(小小说)
曲赣江
天空灰蒙蒙的,要下雪了。
腊月二十八,眼瞅着要过年了。满条街的店铺都挂上了红灯笼,却清冷的很,路人行人稀少。
一个以陪读、打工人群群居的小城,一到节假日便成了空巢。房价愈来愈高,乡村人也不愿往城中心挤,代价太大,负担太重。
杨胖子也适应了,卖烟酒近二十年了,心性已经历练出来了。
“唉~"女人拉开门,并不进门,肥硕的身躯卡在交错的玻璃门之间。穿着倒也讲究,出口却甚是不雅,讲不好人话,有着一贯的颐指气使。
“唉,宣酒咋卖的?"女人见店主并不搭理自己,似乎自尊心受到了一定程度的打击,语气愈发重了,像坠了秤砣似的。
“380一件。”店主是个中年男人,听出女人语音中的不善,并不愿搭理,生意做久了,什么人什么对待,装什么大尾巴狼。
“太贵了!有没有银星?”女人同样听出了店主语气中的不屑。奶奶的,单位里哪个不敢拿我这个权倾一方的后勤科长当回事!虽说自己舍了身子陪局长睡了几次,那老男人虽然无力,让自己下贱,但给了自己丈夫给不了的话语权,单位里哪个敢不敬我一尺!你这一个小老板算个毛!
“银星没货。”男子看看身后码成一堆的银星,不屑地说。什么人啊,眼都长到天上去了,一看就不是个好鸟!
“领导,再看看,这家货挺充实,是不是再选选?”陪着女人的男人小心奕奕地征询着,一米六几的个头,在穿了高跟鞋才一般高的女人面前唯唯诺诺。店主注意到这男人的胡须刮得很干净,却不发青,挺白净,像个太监似的。
“看什么看!前面才卖280一件!太贵了!”女人晃动肥硕的身躯,屁股一甩,磨出磨盘大的浪花,掉头就走。
陪同的男子,四十多岁,歉意的看了店主一眼,并未说话,亦步亦趋地随着女人去了。
店主也不恼,林子大了啥鸟都有,可这价格又是咋回事?年到随逼,这价格是个问题,毕竟指着吃这碗饭。
“喂,老叹,你们咋回事?前面酒的售价比我们进价都低几十!有这么做商贸的吗?”
“不可能啊,杨总。这酒市场统一价。”
“你们查查!有人可能把旅游票卖了,低价倾销。这一来市场就乱了!”
“好!好!好!我这去查。你别在工作群里发啊!”电话一阵“嘟嘟嘟……”的盲音。
“刘总啊,刚让人看了,没这回事。要防止顾客诈价。”
"也是。刚又有顾客来说,人家普皖卖120。”
“唉,生意难做,防不胜防。120都不够进价,供应量又少,赔钱赚吆喝,有病吧!”刘总也很气愤,好不容易鸟枪换炮,代理了一个品牌,又遇上这事!
随即,刘总在自己的微信工作群中声明:"怎可能卖280一件,假货!正宗货拉给我,省的一件一件卖费事!我卖一箱两箱380元,十箱八箱360!老少不欺!”
天阴沉沉的,预报说过年期间多雨。小城禁放烟花炮竹了,陪读的人都回家了,小城又成了空城。
小店老板瞅瞅阴沉沉的天空,恨恨地骂了句:“狗日的过年!哪有半点年味!”
2019年元月2日14:17于皖西草庐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