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帆的读书俱乐部》笔记04认识他人——W7我们和他们——《Us&Them》
摘抄总结
我们和他们1:你心中是否隐藏着一个恶魔?
在人们的认知中,总是自觉不自觉地区分我们和他们,但是,我们和他们之间的界线是非常模糊的。不存在一个客观存在的、外部的标准,能够一成不变地把我们和他们区分开。
虽然划分我们和他们的标准是随意的,武断的,但我们根深蒂固地相信“非我族类,其心必异”。
XYZ模型当我们采用XYZ模型去推断别人的行为时,犯了错,我们还会觉得自己很有道理,是正义的化身。
我们和他们2:认知心理学和敌我界定
人是一种群居动物,所有的群居动物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那就是对内团结,对外仇视。在很多情况下,为了保持内部的团结,人们会刻意地对外仇视。
和别的群居动物不一样,人在寻找自己的“部落”时,没有一个客观不变的标准。
人的行为,不是由本性决定的,在很多时候是由情境决定的。
我们和他们3:你有没有犯“基本归因谬误”
人们为什么要区分我们和他们?这有两点原因,一是认知的需要,二是合作的需要。
基本归因谬误:我们在解释自己的行为时,会更多的考虑到情境的因素,但在解释别人的行为时,就会更多地归因于别人的本性。
我们很容易低估一个群体内部成员的差异,高估“我们”和“他们”之间的差异,这就是我们总觉得“非我族类,其心必异”的原因。
“古之君子,其责己也重以周,其待人也轻以约。”——韩愈《原毁》
我们和他们4:刻板印象可以被消除吗?
刻板印象:人们对某一个社会群体形成的过于简单、僵化的印象。
刻板印象的发生:刻板印象往往是在我们没有意识到的情况下被自动激活的。
刻板印象的作用:减少我们的认知成本。
提防刻板印象:刻板印象并不可怕,可怕的是有人拒不承认自己有刻板印象。
我们和他们5:影响深远的“部落文化”
《部落领导力》,部落文化的五个阶段:
愤世嫉俗的帮派成员,沮丧而消极的懒汉,黔驴技穷的孤胆英雄,互相补台的竞争团队,专注改变历史的人群。
串讲06|我们和他们一周知识清单
1.著名生物学家汉密尔顿就讲过,基因的亲疏关系会影响到我们为别人作出牺牲的程度。换言之,如果是你的亲生骨肉,做父母的会毫不犹豫地为孩子作出更大的牺牲。如果是在兄弟姐妹之间呢?当然仍然是血浓于水,一样会团结友爱,但不可避免地也会掺杂一些竞争的成分。
2.利他行为还会受到文化、习俗等因素的影响。你不尊重社会规范,就会被大家鄙视,做人就会很难。如江歌事件,网友的情绪激动,不是因为他们认识当事人,而是因为这件事触动了人们的底线。让人们感到发凉的是,如果人与人之间如此冷漠,那么这个社会就很难维持下去。
3.人为什么会对陌生人产生偏见、歧视和敌意。这种倾向在其它的群居动物中也有,但人更复杂一些。其它动物群落区分我们和他们的时候,主要是根据血缘关系。人类在原始社会的时候,很可能也是根据血缘关系,但当我们进入到一个范围更大的现代社会之后,就很难再单纯通过血缘、亲缘关系区分我们和他们了。
4.我们的本性中一定要划分“我们”和“他们”,于是,这种划分的标准就变得非常随意、主观。悲剧的地方在于,一旦我们有了这种标准,这种标准就会固化,并影响到我们对他人的感知和判断。
5.所谓的种族,在生物学的意义上是很难成立的。所谓的民族,更是一种人类的想象。按照著名政治学家本尼迪克特·安德森(他出生于云南省昆明市)的说法,所谓的民族,不过是“想象的共同体”。
6.罗伯斯山洞实验证明,在无共同的敌人时,两组成员呈现出内部团结,对外仇视的现象,他们之间的冲突频临失控。而当共同的敌人出现,他们又能立刻和好并进行合作。凸显了人性的复杂。
7.“基本归因谬误”,这是我们认知模式中的一个缺陷。我们在解释自己的行为时,更多地会在情境中寻找解释原因,但是,我们在解释别人的行为时,会把原因归结为人的本性、人的品格这些不变的因素。
8.人的行为不是单纯地由本性和品格决定的,而是由情境决定的。好人会干坏事,坏人也有可能干好事。你要想影响人们的行为,不要只盯着人性,要从制度、环境方面找办法,这更容易有效果。
9.“刻板印象”的好处是能够节约我们的认知资源。我们不需要一个人一个人地去了解别人,而是能通过把一群人归纳为一个概念,在第一时间就对他人作出判断。
10.“刻板印象”肯定是不完全正确的。我们容易高估一个群体内部成员的一致性,同时也会高估我们和他们之间的差异。我们可以用理性去抑制这种本能,但并不是在所有的时候都能成功。所以,我们需要格外地小心,时刻不要忘了省察自己。
11.一个团队的主流文化会分不同的层次。“部落领导力”中提到,从Stage 1到Stage 5,一个团队的主流文化会不断提升。但如果我们不精心呵护,一个群体的主流文化也很可能随时会倒退。
书单07|6本书认清人的“排外心理”
精读:
David Berreby,《US and Them: The Science of Identity, The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选读:
1.威廉·戈尔丁,《蝇王》,上海译文出版社。
2.齐瓦·孔达,《社会认知:洞悉人心的科学》,人民邮电出版社。
3.乔治·阿克洛夫,蕾秋·克兰顿,《身份经济学》,中信出版社。
4.德斯蒙德·莫利斯,《人类动物园》,复旦大学出版社。
5.Dave Logan, John King and Halee Fischer-Wright, Tribal Leadership, Happer Business, 2008
:7q'�l���+,K�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