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上,半小时不到看完瑞典作家弗雷德里克·巴克曼所创造的《时间的礼物》,一位把时间都花在事业上的中年男人,失去了妻子和儿子,后来自己也得了癌症,最后用自己的一生记忆去换取一位5岁女孩的生命。
忽然想起六年级的孩子最近写的生活主张,一个讲金钱可以让人快乐,一个讲时间就是金钱,现在想想都很好笑,如果让他们去读这本书,会理解一个父亲的悔意吗?
年轻的时候觉得什么都没有事业重要,这位从来不浪费时间的成功人士把一切可以利用的时间都投入进工作中。
当然,他有很多钱。
结果,他没有了快乐。
他只有现实的名利。
彼时他还是认为快乐是给小孩和动物准备的,并不具备任何生物学功能。
他因此认为在一个废旧的建筑里做调酒师的儿子就是没有出息的快乐主义者。
可是当命运给他新的运转,可以获得生的希望时,他依然选择了去救别人。
他说自命不凡的自己做了一个普通人的举动。
在临走前的那个夜晚,他终于明白了儿子的快乐,然而明天一早这些记忆都要被抹去。
虽然他留给儿子的记忆并不多。
文章里有句话共勉:有时候,我们需要全心投入地爱一个人,才会理解时间究竟意味着什么。
我跟女儿几乎天天在一起,但有很多时候“心不在焉”,女儿常常说,妈妈呀,从2016年起你几乎就没有跟我一块儿睡过觉,你总有忙不完的任务。
似乎如此,每一年都有自己的目标,不断进取,似乎真正陪伴她的时光是在她0-3岁的时间,每晚讲故事聊天,说不完的话。
如今,偶尔说两句,我会跑神,或者被手机信息干扰,或者被电话打断,等我处理完时,她直接转身走了。
陪伴不是花了时间就有效果,是心要在场。
另外就是跟学生的相处,很多关系也是时间熬出来的。
现在的班级,除了上课,我们就很少拥有共同的时间,到目前为止只有一次童子军。
六年级好几个跟我关系特别亲的娃都是带过研学,或者有过选修课辅导班的单独相处时间,那一个个相处的时光,带来的是美好的师生情谊。
如今,跟朋友们相去甚远,时间的流失,却也淡了关系,只有那几段特别关系,比如跟丁丁,袁柳燕、束益琴等,倒反而是最好的礼物了。
有点感冒,思绪紊乱,就写这么多吧。这本书,写在平安夜,看起来有点悲伤,我就不推荐给学生看了。家长们倒是可以读一读。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