搬进新居不久,便看到门口一大片知名的不知名的花草争奇斗艳。是谁这么有闲情雅致开辟出这样的一方天地?很是纳闷。问起周围的人,才知是我家邻居,利用闲暇时间从家里、集市上搬来,种到地里的。花儿草儿摆脱了花盆的囚禁,狠命地生长着,舒展的笑颜照亮了来来往往的路人。
邻家老人,我认识,80有余,但目光炯炯,走路如风,和年龄极不相称。只是耳背,不便交流,戴助听器的时候也不多。每每出门遇见他,打声招呼,他便点头示意。平时很勤快,与老伴开拓出不少田地,种点蔬菜,有时敲门送进一些,还带着些许泥土味。我无以回赠,只是笑笑接受了。前一阵子他家养着一条小狗,喜欢得跟自己孩子似的,见到人后便说起他家狗狗的种种表现,很自豪的样子。也难怪,孩子们工作忙,来看他的时候不多,这条狗能给他们驱走多少寂寞,带来多少欢乐啊!可是好景不长,毫无征兆的,狗狗丢了,再也寻不着。那几日,看到他们落寞的表情,我真不知道可以用什么语言来安慰他们。只是想:或许时间长了,慢慢的他们就放下了。
老人是位退休教师,工作了一辈子,回到家后也没放弃他的事业。利用十多年时间,把他毕生的教学经验,汇集成了一本书。如果有一天,你看到我家门口的合欢树下,有一位老人,拿着纸笔,那定是他在修改了。在屡易其稿之后,自己还不满意,就拿出几本,让周围的我们批评指正。感动于他的谦逊,我利用十多天的时间,细细读了他的作品。然后买来一本新作业本,工工整整地写上自己的名字,把我看到的错字及不恰当的词语一一写下来,并注明页数,还写了一篇读后感。老人看到后,异常高兴,很是感激,还说要把我的读后感定为序文。其实大可不必,我的拙劣的文字哪能在他的作品中班门弄斧?当时我只是想到一位杏坛耕耘数十载的老教师,在退休之后本应颐养天年了,而他想到的却是把他毕生的教学经验倾囊而出,为后人指明方向。我的所作所为,完全是出于感动——感动于他对知识的敬畏和执着,感动于他的虚怀若谷和诲人不倦……
夕阳下,老人还是那样的昂首阔步,面露微笑。是执着的信念,是无私的付出,带给他的矍铄和超然。
夕阳下,夏花烂漫,一如既往绽放着笑颜,仿佛永远不会凋零……
![](https://img.haomeiwen.com/i13428027/be8bf16e2614e74c.jpg)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