距今几十万年的时候,出现了一个迄今为止最早有史书记载的发明家、建筑家——有巢氏。
他带领他的族群走出了他的祖先们居住了几十万年的洞穴,模仿鸟类在树上建造了可以抵抗躲避野兽天敌的巢穴,因为这一举动,他受到了当时他的原始人同伴们的拥戴,成为了有史料记载以来第一任人类族群的头领,被后世称为“巢皇”,据说还建立了一个蒙昧的国家,后世称为“有巢国”。
《庄子·盗跖》曰:“且吾闻之,古者禽兽多而人少,于是民皆巢居以避之。昼拾橡栗,暮栖木上,故命之曰有巢氏之民。”
《韩非子·五蠹》载:“上古之世,人民少而禽兽众,人民不胜禽兽虫蛇。有圣人作,构木为巢以避群害,而民悦之,使王天下,号曰有巢氏。”
在当时那么一个茹毛饮血的石器时代,人类连火都没有开始使用,为什么会出现一个被大量史书记载的“有巢国”呢?为什么我们的原始人祖先,会纷纷集中在“有巢国”安家立业呢?让我们来站在迄今为止能查阅到的历史资料的作者们的肩膀上,来大胆的猜测一下上古时期,这个王国是怎么发源、兴盛的……
首先,我们从这个王国的起源地入手,这个王国发源与哪里呢?按照现在主流的说法,这个国度发源于现在的安徽巢湖,并沿着巢湖和长江往东北方向延伸,直到南京江北地区一代的方圆几千米的水泽、山林地区。这么广阔的范围,为什么会出现一个流传千年的“有巢国”呢?
有巢氏的发源,肯定是从有巢氏建造的第一个“巢”开始辐射、蔓延的,那么有巢氏的部落作为第一个修建巢穴的部落,他们会选择在什么地方修建巢穴呢?我觉得,他们会选择在水源的最大的树林里修建,因为从零开始摸索修建巢穴是一个工作量巨大的工作,那么他们就没有时间去狩猎了,所以他们要选择一个靠近水源的地方,因为靠近水源,就可以在水里捉鱼,他们只需要一部分研究他们的树屋,一部分人下水捉鱼就可以在维持部落生存的同时,最高效率的去完成他们建立巢穴的大工程了。至于为什么选择在最大的树林里,因为在他们没有建好树屋的时候,晚上在树上就可以躲避他们的大部分天敌了。所以在有巢氏修建好第一个巢穴之前,他的部落是在大树上或者树洞里休息的。那什么样的地方有大树呢?越大的树林里树就越大。这样看来,有巢国的发源地,就是在当时的巢湖岸边,一个不知名的树林里。
有了巢穴以后有巢氏的部落发展就很快了,因为他们聚集在靠近水源的地方,又拥有相对别的穴居部落更为安全,更为先进的巢穴建造技术,他们就拥有更为安逸的发展条件,越来越多的部落看到后学习他们沿着巢湖岸边安营扎寨,随着这些部落之间的交流、融合,就形成了今天我们眼中的这个当年最大的原始部落——有巢国。当时有巢氏作为这个在当地发展了最久的最强大部落的首领,自然就是这个“有巢国”的“巢皇”。
禹帝时曾封有巢氏之后建立巢国,巢国正式成为历史上的诸侯国之一,夏朝被商汤灭亡的时候,巢国还收留了夏朝的亡国之君夏桀并且成为了商朝的诸侯国。
《尚书·仲虺之诰》记:“成汤放桀于南巢。”
《吕氏春秋》记:“汤伐桀,战于成,登自鸣条,乃入巢门。”
周灭商之后,巢国被周朝打败,因为巢国地大势强不便控制,遂将其地析分为巢、庐(庐,房屋,与巢同义)二国,因赐爵位不同,而分别被称为“巢伯国”、“庐子国”,庐国新都于今合肥城城区,巢国仍都于今巢城城区。直到春秋时期,古巢国作为楚吴的交战战场,时而被吴国抢走,时而被楚国抢走,直到公元前518年,传承了几十万年的古巢国才彻底被吴国灭亡。
《左传·昭公二十四年》云:“吴人踵楚,而边人不备,遂灭巢及钟离而还。”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