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述而篇第8章学习笔记

述而篇第8章学习笔记

作者: 卓玛秦 | 来源:发表于2020-12-16 03:29 被阅读0次

子曰:“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

夫子说:“不到这个人努力用功的学,想懂而又懂不了的时候,我不去开导他;不到他想讲也讲不出来的时候呢,我就不去引发他;我告诉他一个角是如此,他不能够以此类推出其他三个角也是如此的话,我就不再和他多讲了。”

“愤”,就是表现一个人很好学,心求通而又不能通的样子;“悱”呢,就是讲一个人对道理有了一定的研究和心得,但没法表达出来。

程子说:“愤、悱,是诚意见于色辞也。待其诚至而后告之。既告之,又必待其自得,乃复告尔。”夫子就是在等待最恰当的时机来施展教育,是为了让学生的学习可以更坚固。等待,就是要唤醒学生的学习自觉,让学习成为以学生为主导的,启和发就把老师的知识转化为学生的知识,举一反三,又让学生把学到的知识转化为自己的能力。

比如子夏对诗经中的“巧笑倩兮,美目盼兮,素以为绚兮?”不理解,就问老师:“这是什么意思呢?”这就是子夏的愤和悱。夫子就提示他说,“绘事后素”。意思是说,绘画时,要先以粉地为质,然后才可施五彩,就像人有美质,然后才可以加文饰一样。子夏一听,就有所领悟了,类推说:“是不是说君子要有良善的本质,再加上学好礼仪,这样才能尽善尽美呢?”孔子一听,就非常高兴,赞叹子夏可以发明诗中的新意,说愿意和子夏一起来谈论诗经。

夫子的教学,完全是观待弟子而发的,就是要帮助弟子来融汇贯通,所以说夫子真的是一位伟大的教育家。

学到这,我们就要反省一下自己了,遇到困难时,我们会主动思考,寻找解决方法,还是被动的等待老师给予答案呢?向老师询问时,我们是否有思惟到愤悱的程度?老师告诉我们之后,我们又是否练习到举一反三。如果不能,我们算是合格的弟子吗?

我的老师说:“转动命运的轮子靠思惟。”思维什么呢?就是把思想集中在老师传授的真理上,用心思惟,在心灵深处,构建出真正对我们的生命有着非凡意义的真知灼见,这样就能够引导我们的人生走向真理和光明。

相关文章

  • 述而篇第21章学习笔记

    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孔子说:哪怕是三人同行,就必定有我的老师。做得好的...

  • 述而篇第19章学习笔记

    子曰:“我非生而知之者,好古,敏以求之者也。” 学道之人可以分为三种根器。最上等的人是生而知之,就是天生下来就通达...

  • 述而篇第24章学习笔记

    子以四教:文、行、忠、信。 夫子认为,教育理念最基础、最先要教的,有四样东西:文、行、忠、信。 什么叫“文”呢?典...

  • 述而篇第8章学习笔记

    子曰:“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 夫子说:“不到这个人努力用功的学,想懂而又懂不了的时候...

  • 述而篇第15章学习笔记

    子曰:“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 孔子说,过这种简单而又平常的生活,也可...

  • 述而篇第16章学习笔记

    子曰:“加我数年,五十以学《易》,可以无大过矣。” 孔子说,再给我们些时间,我可以把《易》穷究透彻,可以不犯大过。...

  • 述而篇第13章学习笔记

    子在齐闻《韶》,三月不知肉味。曰:“不图为乐之至于斯也!” 这章是孔子门人记录,夫子闻韶乐津津有味,完全乐在其中,...

  • 述而篇第17章学习笔记

    子所雅言,《诗》、《书》、执礼,皆雅言也。 中国的语言文字分为“文言”与“语言”两种,即用文字表达的书面语言,一种...

  • 【论语 述而篇】第22章学习笔记

    子曰:“天生德于予,桓魋其如予何?” 宋国的司马桓魋害怕自己的权势被孔子及其弟子取代,带人要去杀害孔子,孔子师徒不...

  • 《论语·述而第七》之十九朱文津

    《论语·述而第七》之十九朱文津 各位同学大家好!今天我们学习《论语·述而篇》第19章,先恭诵原文—— 子曰:“我非...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述而篇第8章学习笔记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sjaggk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