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三、政治素养
1、欧美政治
美国大选1:总统是怎样产生的。是由一个“选举人团”的机构选出来的,各州的选民选举能够代表相应候选人的选举人,而非总统。各州的选举人票等于各州参议员数量,加上众议员的数量。
美国大选2:驴象决战关键州。联邦党倡导强大中央政府和统一的大市场,因为他们大多来自美国东北部的工商发达地区。共和民主党则强调州权的重要性,他们代表庄园主和小业主,因为没有人管的、与世无争的生活对他们更重要。有人说今天的共和党代表富人,民主党代表穷人,这话不准确。应该讲两党都代表一些利益集团,这些利益集团可能是富人的集团,比如医生们,也可能是穷人的,比如一些拉丁裔的团体。美国的党争实质就是利益集团划分利益的边界。
美国的大选3:美国的政治有谁决定?利益集团。在现代契约社会里,大声疾呼要求自己的权利,为自己谋求利益是一件极为光彩的事情,是大家都应该做的。
便宜的眼泪。现任美国第一夫人米歇尔奥巴马代表一家基金会宣布想美国国家公园基金会捐款250万美元,用于维护白宫菜园。政客们在作秀,骗取一些廉价的眼泪,看重的是一张选票。政客们可以继续做他们的秀,这和我们无关。但是在生活中,对那些以漂亮的言语,崇高的理想忽悠我们的人,我们要有防范。
2、保守主义
撒切尔夫人的智慧。在经济上,保守主义主张自由的市场经济,反对政府过多的干预;在社会关系上,他们主张提供平等的机会,让每个人发挥自己的特长,而不是追求结果的平等。一个保守主义者,可能在外人看来没有那么远大的理想,就像撒切尔夫人父亲那样的小业主。但是他们会从眼前做起,从小事做起,通过渐变的方式改变自己的命运,改进周围的环境。
里根和保守主义。在政治上和经济理念上,保守主义强调机会的平等,而非结果的平等。让他们能够自救的前提,是给他们自由,自己想办法的自由,外出打工的自由。中国在过去几十年里所做的解放生产力,其实是在经济上给人以自由。
我为什么倡导保守主义。首先,作为保守主义者,我们强调自己的事情自己解决,而不是什么事情都去找政府。我们队周边的事情的关注要远比世界大事多得多。其次,我们强调机会均等,而不是结果均等。保守主义者不是鼓励均分财富,而是要营造公平的机会,激励社会创造财富。第三,我们强调个人的自由和价值的体现。
十四、文化素养
1、国民特性
日本人(上)。宁可慢,但不能停;细节考虑太仔细。不能容忍局部失败,在意细节是因为害怕失败,一旦失败,就会被社会打上失败者的标签,以后在社会上混非常困难。报恩心态,在和日本人交往时,即使替对方做了点事情,千万不要让他们背上报恩的负担;如果接受了他们的恩惠,也要报答的。
日本人(下)。极好面子,和日本人打交道,要特别顾及他们的面子。“残忍”天性,日本人沉稳的性格,似的在战场上会非常冷静的杀人而不会手抖,日本文化对弱者缺乏同情,他们看待被侵略国家的人民和看待动物没有什么区别。并不幸福的日本男人,日本女人结婚后通常不工作,但掌握着家里的财权。日本男人过得蛮辛苦的,年轻时要好好读书,中年要养家,老了以后颇为孤独。享受衰退,因为衰退,生活压力小了,工作不在忙碌,大家可以比较悠闲的享受生活,他们能够非常辩证地看待衰退。日本经济是否能再一次腾飞,前途不乐观,因为它已经进入了一个老龄社会。在很多方面,中国人其实和美国人比较相似,和日本人反而差别很大。
意大利人。西方人按交友的难易分成四种:很容易熟悉,但不容易深交的,美国人和德国人如此。不容易熟悉,但是时间长了可以深交的,法国人如此。很容易熟悉,也容易深交的,意大利人如此。不容易熟悉,也不容易深交的,英国人如此。很多人和意大利人一样,他们可以是好朋友,但是未必能够成为好的生意伙伴和同事。制度决定了人的态度,并且最终形成了人的习惯。不同地区的人之间,差异是巨大的。人永远要保持乐观。
矛盾的法国人。优雅就是对距离感的准确把握,也就是说既要给别人留出空间,又不要太疏远怠慢别人。他们在外人看来非常浪漫,但是在婚后颇为规矩;他们追求自由,但是其实并不给个人充分发展的自由;他们有很好的工程师,很多产品质量却不敢恭维;他们是全世界奢饰品的代名词,但是自己却很少使用奢饰品;他们明明能说英语,去不和你说。
美国人(上)。首先是对幸福的追求。第二是不能容忍一个国王的存在,不论这个国王是哪个领域的。第三是喜欢打官司,或者和打官司类似的寻找第三方仲裁。
美国人(下)。总体来讲,美国人不论地位高低,收入多少,都比较乐观。独立是美国人又一个特点,还有“轻信”和不宽容。由于美国人轻信别人的话,因此上当受骗是常有的事,但是,他们一旦发现有人骗了他们,就将那个人永远地列入黑名单,不会有任何宽容,因为美国的文化认为“一朝是贼,永远是贼”。前一阵子中国一个企业家因为过去在美国有盗版和卖假货的名声。他前一阵子将,不要为了追究过去,而失去未来。这个说法也许没错,但他忘记了美国人是不宽容有意的过失的。美国人都是经济动物,不会为了交情损害自己的利益,还爱管闲事。
英国人。中国人一讲起英国人,总会有一个刻板、保守的印象,其实和英国人接触多了,就会发现他们虽然非常将规矩,但是对新事物接受起来并不算保守,在个人生活方便,表面上是一本正经的,私下里课不太正经。在做事情上,英国人常常是多做一事不如少一事的想法,他们平时的工作节奏不如美国人快,在中国人看来,甚至有点懒惰,但是效率不算低。
德国人和瑞士人的对比。德国人生活是具体的,大部分时候,我们很难要求对方和对方所做事情都是我们喜欢的,我们对事情的判断,应该遵循客观地原则,而在和人交往时,即使不喜欢那个人,如果因为工作需要必须交往,而对方如果是理性的,我们就应该放下成见,和他们就是论事地交往。
了解德国人的钥匙:瓦格纳的《指环》四部曲。《指环》所讲的是一个英雄的故事,他们为了理想和信念,放弃了人的欲望成就伟业。因此,《指环》可以讲是德意志民族的史诗,她之于德国,相当于《荷马史诗》之于希腊。了解瓦格纳和他的作品,就容易理解德国人。《指环》四部曲的主题是讴歌那些牺牲自我,解救世界的英雄,他们甚至比神更伟大。德国人从19世纪末开始,这种英雄情结就特别强烈,他们会为了一个心目中的新世界团结在一起,共同奋斗。这使得德国作为一个国家终于站立起来,也导致了后台纳粹的崛起。
十五、科学素养
1、观点评论
让科学走下神坛。很多人在破除旧迷信,赶走了玉皇大帝和如来观音等旧神祗的同时,又塑造了一个新的神—科学。中国发展科学技术,一直是作为国富民强的手段,这使得全国上下逐渐形成了一种重结果而不重视过程的心态。当初陈独秀倡导科学的目的不仅仅在于掌握科学的知识,而是要用科学的方法,主要是它的批判力量和理性精神,反对旧的宗教、艺术、道德和思想。而很多人对科学的认识依然停留在字面上,旧的文化和思想依然存在。
科学的结论未必是正确的。科学看重的是方法和过程,而不是结论,科学的结论也未必是正确的。“中国的房价一定会大跌”是个伪命题,因为不能证伪。科学是能够证伪的,仅仅能够证实不够。很多人喜欢“真”这个字,一听“伪”这个字就反感,因此常常忽略证伪的重要性。另外,科学的结论未必正确,正确的结论未必科学,因此我们看重的是它的方法,而不是科学。
科学史上的乌龙事件。1938年,诺贝尔物理学奖授予了注明物理学家费米,理由是他发现了93号元素。除了实验条件带来的误差,个别科学家脑子还有问题,以至于非常偏执地 相信看到了不存在的现象,导致了不存在的发明。历史上相当有名的一桩公案是“N射线”的发现。
一次堪比大屠杀的学术造假。科学家造假分为三类。第一类是刻意造假,这当然为人不齿,而且一旦东窗事发将名誉扫地。第二类是疏忽或者受限于实验条件。第三很有意思,是所谓善意的造假。一些学者过分相信自己脑子里的结论,又找不到非常充足的证据,于是按照能够产生预想结果的思路设计实验,这又称为学术不端。
在美国学术造假可能面临什么样的处罚。牢狱之灾。科学家也是人,不是神,凡人有的弱点他们都有。不要迷信科学结论,也不要迷信专家。
科学家无祖国。中国现在已经是一个经济大国了,养活了5000个顶级科学家不成问题,大国要有大国的气度,不论是自己的,还是其他国家的,只要是顶级人才,我们都欢迎。不仅科学家没有国界,很多行业的精英都是如此。
硅谷没有发明什么。而是利用发明创办了很多伟大的公司而已。硅谷人的目的是通过叛逆改变世界,叛逆的人在改变世界时有常人没有的执着。除了叛逆精神和颠覆现有秩序的欲望,硅谷另一个成功的条件是它常常在扮演新技术试验场的角色。一无人驾驶汽车为例,这个产品就算研制出了,到哪去试验呢,不能总是在试验场里进行吧。旧金山湾区相对宽松的环境使得很多公司可以打擦边球。山寨并不是从1到N,而是做N-1的事情,别人做了一个东西,抄袭过来,低水平重复,偷工减料,别人卖一千,他卖八百。
发明是以最后一个发明家的名字命名的—谈谈造纸术。在很多人想象中,没有最后,只有更后。问题是,在发明上,当一个发明最重要的环节都被完成后,后来的人的工作都不被誉为发明了,而叫改进,因此那个最后一个还能被称为发明人的人,其实对这项发明贡献最大。蔡伦就是一个最后的发明者,在蔡伦之前,虽然有纸,但实用。是蔡伦发明了一整套采用便宜原料大量制造出便宜纸张的工艺。
黑科技的摇篮—MIT媒体实验室是如何运作的。它不是研究传媒的,而是让一些科学家们能够不受限制地发挥想象力,研究一般科研机构不会从事的研究,发明一般人想象不到的科技产品。我们应该关注那些我们擅长的、重要的,却被别人忽略的事情,而不是为了眼前利益在人堆中挤来挤去。
科技进步的速度是在加速还是在减速。今天人么用IT技术的进步来说明整体科技进步在加是以偏概全。IT以外领域的科技进步为什么很慢呢?因为容易做的发明都被人类找到了,剩下来的都是些难题。
我对2016年世界科技成果的总结。第一,证实了引力波的存在。第二,英国南安普敦大学研究员发明了一种称为“五维数据存储”的技术,它利用石英中纳米结构点的三维空间位置,加上大小和朝向这五个性质同时来存储信息。第三,围棋上战胜李世石的AlphaGo。第四,斯坦福大学医学院发明的用干细胞技术治疗中风。
为什么人类要上火星。首先,今天看似无用的科学探索在未来可能有大用途。其次,探索太空时发明的很多技术直接用于了解决人类的饥荒问题。第三,开展探索太空这样的顶尖工程项目,可以是全人类的工程绝对水平有一个大幅度的提升。第四,可以让更多的年轻人加入到科学探索中。
2017年十大科技突破点评。消费者使用的360度摄影、僵尸互联网、刷脸支付、基因疗法、太阳能光伏电池、实用的量子计算机、强化学习、治疗瘫痪、细胞图谱、自动驾驶汽车。
数学史上的公案—无理数。我们不能以有限的认知,去理解无限的事物。这句话讲得更有实际意义一点应当是这样的,当我们将那些从很少的经验中得到的结论,用于更大的场景,常常不管用。比如,有些人受过一两次骗,就得个结论,世界上没有一个好人。这就陷入了以有限经验理解无限事物的误区。
为什么爱迪生不用交流电。爱迪生和特斯拉一生交恶,为了在商业上打败对方,他诋毁交流电。很多时候,看似奇怪的决定是由很多原因功能造成的,具体涉及到和商业有关的时候,盈利才是硬道理。
对直流电的再认识,理解人类认识的过程。首先,人类对很多事情的认识在一开始很难做到全面,彻底认识一个事物需要很长的时间。其次,做什么事情包容心很重要。最后,科学的结论是有条件的。
2、生命科学
用大数据分析大众情绪,靠谱吗?通过大数据分析大众的好处是,大家在社交网络或者网络媒体上发言时,通常不会刻意隐瞒自己的观点,因此分析的准确性要比问卷调查好很多。
为什么治疗癌症需要大数据。治疗癌症需要将最新的基因技术和IT技术相结合,目前导致癌变的可能不过几百万种,利用大数据技术,在上百万种组合中找到各种真正导致癌变的组合,并且对这样每一种组合都找到相应的药物,那么对于所有有可能的病变都能治疗。未来,针对不同人不同的病变,只要从药品库中选一种药即可。虽然开发出成千上万种药总的研发成本不低,但如果摊到全世界每一个癌症患者身上,估计只需要人均500美元左右。
破解上帝的密码。人类基因组计划,工作量巨大,成本非常高,扩展到一个个国家合作科研的计划,需要各国通力合作。我们不妨把基因测序看做对一本书进行了印刷体的文字识别,但是如果不知道每个字的含义,是无法读懂人类基因这本书的。要读懂这本书,就需要一个字典,这本字典把文字符号和它们的意思对应起来。编写这本字典的工作,要比识别文字要难。不过这部字典一旦编成,其实人们就破解了我们自身的秘密,或者说上帝创造生命的秘密。
人类是否能够长生不老。所谓长生不老,就是活得长,而且直到生命的最后,依然健康,将来60岁的人可以像20岁一样,人类可以活到120岁,在去世前一天,他还是健康的。
未来,我们如何治疗咳嗽、感冒。用基因测序的方法检测各种感染病的病原。利用DNA检测生物准确率极高,因此病灶所有感染的病原都能找到,然后就可以根据每个人病灶处不同的细菌对症下药。
手术机器人。机器人做手术时,不仅创口非常小,而且能够实施一些人类医生很难完成的手术。首先,它的精度非常高。其次,能够进入到人手常常伸不进去的地方。第三,是发挥稳定,不像医生会受到情绪的影响。
人工心脏。做出一项伟大的发明其实非常不容易,它要解决的整个过程中非常多得实际问题。大部分人之关心从0到1,而真正成功者是要关心从0到N的。周边技术对一项发明也很重要,人工心脏的诞生,除了它有很好的医院外,还需要材料科学上的成就,它在航天上的成就等等。
当人造的器官替代我们身体的各个部分后,我们是谁呢?我们经常看到媒体上动不动就讲,某某某做出了诺贝尔级的成就。看那些报道,只能说我们的记者太多没见过世面,只能抄点新闻标题赚取眼球。世界上很多科学家在默默地改进人类的福祉而努力。人造器官替代和辅助我们身体现有的器官有三类,一是替代我们的心脏、肝脏和肾脏等器官。二是智能假肢之类的人体部分。三是替代人的感官器官,比如眼睛和耳朵。
靠基因技术治病我们还有多远?从长远来讲,基因技术的使用对医疗一定会产生根本性改变,但是近期内,大家不能太指望它们,注意身体,保养好自己还是非常重要的。
个性化医疗不仅是未来的方向,而且是必须。如果没有跟踪,依然针对人类平均值的治疗方法治疗每一个人,再努力,疗效也好不了。
3、人工智能
凡是都要专注—AlphaGo的核心芯片TPU解析。从CPU到GPU,再到TPU,效率提升的根本原因在于两个字专注。人的技能,什么时候需要专而精,什么时候需要广博,其实没有一定之规,但是一个很好的判断标准就是市场是否大到需要非常专而精。
AlphaGo的关键方法—强化学习。机器学习,实际上是寻找一种数学模型,让这种模型符合它所描述的对象。AlphaGo的强化学习,其实原理上讲和我们日常很多做事的方法是一致的。比如教育小孩子时,他如果最近表现较好,就给他一些鼓励,久而久之小孩就被训练得往好的方向发展。
迈克尔・乔丹教授对人工智能现状和未来的评述。他觉得将人工智能AI(Artificial Intelligence)一词反过来理解,称之为IA更为准确,就是IA(Intelligence Augmentation),智能的放大。他认为所谓的人工智能所做的很多事情,从智能化水平讲还是初级,但是却使得人的智力水平得到了扩展。今天大部分人对机器智能和人的智能的区别,这个问题的误区依然按照人的思维方式去理解机器智能。机器智能并没有公正和多样性可言,它过多地参与到我们社会生活中,就会造成机器智能设计者的意志极大的放大,这实际上使得整个社会变得不稳定。人工智能 = (人的)智能增强 + (社会的)智能架构 + (计算机的)自动算法。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