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语》原文
子曰:“古之学者为己,今之学者为人。”
译文
孔子说:“古代的学者认真俢养自己,现在的学者一心想要炫耀。”
赏析
夫子之意在于,古人为自己而求学问;现在的人为别人而研究学问。从文字表面上来看,古人求学问是出于自我利益。后世之人求学问不为自己而是为人家,这也无可厚非。
以末学之见:首先,确定“为己”和“为人”的先后次序甚为重要。比如:突然发现有人落水了,就在这千钧一发之际,我们不可能见死不救,但救人之前必须具备一个先决条件,那就是自己能否达到懂水性救人的能力?如果没有这个能力的话,不要说救出落水的人,自己能否活着回来也是一大问题。
所以,在成就自己的基础上,才可以利益他人,实现自己的美好心愿。如果自己没有实践积累的经验,只是口头上说的头头是道,天花乱坠,还是无法解决最根本的问题。
真如《大学》中所说:“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诚然,这是一环扣一环而不能乱套的。倘若不能明明德,就无法亲民,更不要说止于至善了。所以,先自觉,再觉他,最后使二者方能圆融一体,不可分割。彼此互为衬托,相得益彰。
网友评论